寺院介绍 
寺院介绍
寺院介绍
详情 >

能仁寺东南对火焰山和戴辰峰,燕尾瀑位居其北,可远望观音峰。能仁寺初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南宋以后,能仁寺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鼎盛时期,有僧人三百,香客每日千人,成为全国30所最著名寺院之一。寺中有一大铁镬,高1.38米,直径2.4米,镬重18500公斤,系1092年(北宋元祐七年)所铸,所以又称大镬寺。能仁寺虽然多次遭受兵燹逐渐衰败,但历代高僧大德的薪火传承,为能仁寺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雁荡山一个重要的人文景观。 1999年,能仁寺拉开了重建序幕。7年后,在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一座气势宏伟、规模庞大的寺院又呈现在眼前。重建的能仁寺,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5亩,仿宋式建筑风格,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钟鼓楼、竺摩法师书画馆等建筑近20处,其建筑群体起伏跌宕、大气磅礴。
能仁寺的重建落成,将成为雁荡山一个重要的旅游文化胜地,从而进一步丰富雁荡山的旅游文化内涵,推动雁荡山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拓展雁荡山旅游市场。

现任方丈
详情 >

了法大和尚 1953年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现为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任,厦门市南普陀寺首座,闽南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闽南佛学院图书馆馆长,浙江省温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能仁寺方丈。大和尚自幼喜爱佛学,志心向佛,于1980年礼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首座上静下慧恩师为剃度师,在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披剃,1981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依止妙湛老和尚,求学于佛教养正院、闽南佛学院。1987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在闽南佛学院开设佛教戒律等课程,在闽院的任教时间近30余年。1985年担任厦门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此后担任过闽南佛学院教务长,厦门南普陀寺监院、堂主、首座等职,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代传人。大和尚自从任教闽南佛学院开始,于《闽南佛学院学报》、《法音》等刊物上发表了《太虚大师僧教育的宏图与实践》、《关于当前僧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等十几篇文章,阐述了对佛教思想及教学的认识和观点。大和尚曾评为厦门市第十届人大代表,市十届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90年9月被福建省宗教事务局评为福建省宗教界先进教师,1991年12月被厦门市宗教事务局评为先进个人。1999年9月,被厦门市宗教事务局,评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作贡献先进个人。业余爱好书画,中国画作品《太虚大师法相》入选1999年福建省民族、宗教界《爱我中华·喜迎澳门回归》书画展,获得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福建省宗教事务局,特颁发荣誉证书...

方丈文集
更多 >
历代高僧
详情 >
大事记
详情 >
宣传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