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介绍
大事记



宋咸平二年(999),永嘉僧全了祖师创建,初名常云院。因院东北有常云峰而得名。

 

咸平四年(1001)院僧居悦(《萧台清音》作成悦)向朝廷进百宝塔,赐名承天寺。

 

元祐七年(1092)承天寺子庵嘉福院铸造大铁镬一口,重三万七千斤。

 

政和七年(1117),因禁中(皇城)有承天寺,遂改名能仁寺。

 

绍兴十二年(1142),因知州闾邱昕上奏改禅寺,赐额。

 

此时能仁寺缁素云集冠盖络绎,有寺僧三百,香客游者“日食千人”。与杭州上、下天竺、宁波白莲寺同为教院五山,成为全国三十座著名寺院之一。

 

这一年,释士珪奉敕入主能仁寺。其徒惧行规法,深夜放火,使能仁寺成为瓦砾之墟。士珪就树缚屋,升座示众,云:“爱闲不打鼓,投老来看雁荡山。杰阁危楼浑不见,溪边茅屋两三间。还有共相出手者么?”喝一喝,下座。听法檀施并力营建,末几复成宝坊。

 

约绍兴二十六年(1156)前后,太守郡王昊益“请为奉先地”,将能仁寺占为家庙,改名为“时思荐福”。寺

 

绍兴二十八年(1158)前后,释景宣主持能仁寺。

 

释从瑾主持能仁寺。

 

知州曾逮撰《诏复能仁寺记》

 

王十朋作《能仁寺赐额》诗:“不到能仁久,欣闻赐额还,浮云已过眼,依旧好青山”。

 

能仁寺复又转盛,有外国僧侣来寺中取经学法。

 

景炎元年(1276),释无学祖元入主能仁寺。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无学祖元大师应邀东渡扶桑,在日本开创佛光派。

 

约泰定至正初(1324—1341),李孝光作《能仁寺东渡记》,中有“浩上人迎舍东庵”之句。

 

至正二十六年(1366)遭兵燹,被毁。未几复建。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立成丛林。

 

明处,释永升著《雁山集》一卷。

 

洪武三十一年(1398)释坛竺重修殿宇。

 

成化二十年(1484)八月,能仁寺十八代主持善胜,主持重建天柱寺。至二十二年(1486)年十月十五日完工。

 

万历六年(1578)督抚徐栻重建能仁寺。

 

万历十四年(1604),巡抚尹应元扩建能仁寺山门,殿宇及两庑,“制度宏敝,丹垩焕然,复成胜观矣”。

 

释大观慧住持能仁寺。

 

释卧云智从大观慧在能仁寺得法卧云智后于天启年间(1621—1627)重建罗汉寺。

 

明崇祯间(1628——1644)寺僧凝然擅长丹青,有嵩山少林寺僧别山不辞跋涉千山万水之苦,来到能仁寺向凝然师请教画梅技法,由是技艺大进,成为花梅国手,号“东风第一枝”。据盛笃周老师考证,凝然所画梅花,曾被崇祯帝挂在御书殿中,并得到嘉奖。

 

清顺治九年(1676)僧汉梅重建能仁寺,五十年(1711)再建大殿。

 

乾隆十七年(1752)僧祖胜修葺能仁寺,重结晶大殿。

 

乾隆十九年(1754)能仁寺僧指南上人作《雁荡山志》,请学使雷鋐作序未果。

 

嘉庆四年,学使阮元至能仁寺,作《晓过四十九盘岭至能仁寺》诗。

 

1920年能仁寺被改为林木公司。

 

民国十五年(1926)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僧谛闲大师,成圆重建能仁寺。

 

文革间(1966——1978),能仁寺被毁,仅存一大镬,僧人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