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法师:太虚大师成长路上的关键法缘助力者
2024-11-17
所以《三字经》上说: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
现在所引用的一般经论上,每一度的三相,都作比较详细的解释:
第一,布施度。“布施度”梵文的原名叫“檀那波罗蜜多”,或简称“檀波罗蜜”。中文名曰“布施”。“布”含有很多意义,在这里当作分散的意思。“施”,是惠施、给与的意思。布施和赠送不同,赠与有时必须定立契约,作法律上的根据,以避免后来的纠纷。布施是无条件的,假如财布施中的不动产,牵涉到法律上所有权的问题,也得要定立契约,这是近世人情浇薄才有的现象。
布施有三种:一、财布施,二、法布施,三、无畏布施。财布施,又有“外财”和“内财”的不同。“外财”是身外之物,由一块钱乃至百万千万,田地、房屋、珍贵宝物,甚至妻子、国城,看布施人的程度深浅,牺牲的精神如何,这一切的一切,只要是属于物质的,都可以随意施舍。“内财”的布施呢?“内财”,是指我们的身、肉、手、足、头、目、骨、髓。行菩萨道的菩萨,如有求施的众生,需要眼睛,我就给他眼睛;需要耳朵,我就给他耳朵,总的说来,众生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还要以喜欢心一一施与给他。
一般不深通佛法的人,听到这些事情一定要讥笑,认为这是一种疯狂的行动,不近人情。而稍知佛法的人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众生的病根,在人我执和法我执,人我执或简称我执,我执由于身见。“身见”,是对于这血肉之身,执著、计较。我们不妨作一番思考,我们从生至死,从早起到晚上入睡,有几个动作不是为了自己。佛教的内财、外财的施舍,就是要拔除我执或身见的毒根。
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对于这血肉身体,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他们以为血肉之身,迟早会归于消灭,为什么不化无用而为有用,乘他人有所需要时,将它利用起来,去利益众生。
还有,人之所以乐生而怕死的,是因这色身的难得,如一旦死了,则渺茫难知;至于此身所属之妻室儿女、家宅田园,这许许多多的牵肠挂肚,舍不得放不下,执着问题就来了。而菩萨因为生生世世都是在积功累德,他有愿力把握自己的意志,他乘着大悲大愿的力量,死了可以马上再来,他们把死生看作是如幻如化,不把它当一回事。
但是佛对我们信佛人的要求,并不是要我们马上都去舍头、目、骨、髓,如遇到有人事纷争的时候,为减轻我见的固执,在在处处,都不要做损人以利己的事情!
说到法布施。“法”是方法或者法则,也就是佛法的“法”。修学佛法,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所谓五乘佛教。五乘佛教各有其修行的步骤和方法,五乘虽然不同,然而这些都是“法”。修学佛法的前辈们,能无条件地将那些方法理论,对有要求的人,随机说教,这就是法布施。
其次是无畏施,就是无畏布施,给予众生精神上的不畏惧。“畏”是恐惧。不管是人,或者是其他的生物,对于死亡,都具有恐惧的心理。例如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心理产生恐怖惧怕,你能给予开导或给予精神上帮助支持,使他不畏惧这就是无畏施。然而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动物一样,例如牛、羊、鸡、鸭、鱼、虾,有遭遇到破肚挖肠、刀坫烹割之苦。我们以慈悲心,同情它们,花点钱,把它们赎回来,是飞鸟则放入山林,是水族则放之江海,使它们自由,免除死亡的恐惧,这就是无畏布施。这是以慈悲心,将心比心,就知道菩萨的慈悲心肠,这就是无畏施。
第二,持戒度。“持戒度”的梵文名字是“尸罗波罗蜜多”,译成中文为“持戒到彼岸”。
“戒”,有“止持”和“作持”的不同。“止持”,是戒律所禁止的行动;“作持”,是善行,该做而不做,也为戒律所不允许的。所以,应作、不应作,佛弟子皆应当谨慎奉行,所以名“持”。
戒有三种:一、摄律仪戒。为比丘、比丘尼戒,式叉摩那尼戒,沙弥、沙弥尼戒,优婆塞、优婆夷戒。这是出家、在家七众弟子所应遵守的戒,包含了止持和作持。“摄”,是该摄的。如禁止杀、盗之类的戒,属于“律”的; 指示行动上的规矩, 属于 “仪”,是威仪。
二、摄善法戒。有利益于人群而合乎佛法的行动,名为“善法”。例如勤于闻法、思惟、修习止观;尊敬师长,瞻视疾病,对于说法的人随喜赞叹;于任何人,即使一毫之善,莫不称扬赞美;对于一切违犯戒律、不善法的人,也要以慈悲容忍,相机教诲;供养三宝,亲近善友,防护自己的根门;所修功德,皆能回向无上菩提的,此皆属于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饶”是围饶。“益”是利益。有情就是具有执情或富有情感的众生。行菩萨道的佛弟子们,以最有利益或甚多的利益给与众生,便是饶益有情戒。《瑜珈师地论》说:众生如是有意义的事业,我们要协助他。如遇有疾病灾害,我们要救济他,要为他们说法,初方便说,次如理说,使他们获得义利。总而言之,凡是对于有情利乐的事宜,我们都应该尽量使他满足、欢喜,然后诱令他们皈依佛教,趋向于大菩提路。
《瑜珈师地论》中又说:“摄律仪戒,能安住修行人的身心;摄善法戒,能使自己所修的佛法成熟;饶益有情戒,能增强众生信念,于佛法能有正常的行解。”
第三,忍辱度,梵文的原名是“羼提波罗蜜多”,译成中文为“忍辱到彼岸”。“忍”是对于与我有仇怨的众生,不生愤怒,不怀报复。难忍的境界之中,以侮辱为最难受,故名“忍辱”。《瑜珈师地论》名“忍波罗蜜多”,则含义比较广泛。
据《瑜珈师地论》上说:不管是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尤其是发菩提心的菩萨,皆应该有三品忍。哪三品忍呢?一、耐他怨害忍;二、安受众苦忍;三、法思胜解忍,又名谛察法忍。
一、“耐他怨害忍”,是“耐他”指我以外的他人,他人因于我有“怨”,曾经用不正当的方法,希望迫“害”我的生命,毁损我的名誉,或破坏我的事业,作为菩萨我应当“忍耐”。如《瑜珈师地论》上说:“菩萨对于长时间、陆陆续续从他人怨毒心中给予我的迫害,要用猛利心不间断心观想迫害之来,都是由于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的业因,所以今生受种种苦果。假如我仍用怨毒之心,设种种方便而图报复,则冤怨相报,永无了期,徒然增加彼此间现在、未来,种种大苦,何苦来呢?”
菩萨有了这个基本观念,则烧心的愤火自然即会息灭。如果要持之以恒,则必须修五种观门:第一,要观想一切众生在过去生中,皆曾和我发生六亲或师友的关系;第二,要观想一切有情和我自身,以及对于我的侮辱行动,皆从缘生无一实法,作如是想后,则愤恨之念全消;第三,对于一切众生和我自身,作无常想;第四,一切众生悉为生、老、病、死诸大苦恼之所迫害,我何忍因怨恨的报复,再增加其苦恼;第五,我既发菩提心拯救一切众生,理应常存摄受一切众生观念,哪能因怨恨的报复而使之远离。关于耐怨害忍,我们以上已经讲过的“提婆菩萨被外道刺死的故事”,就知道会是什么事了。
二、“安受众苦忍”,是凡迫害我们的生命,逼恼我们的身心,如饥、冷、热、风、霜、雨、雪以及三苦、八苦等等,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碰着的,我们要能安心忍受。
三、“法思胜解忍”,又名谛察法忍。“法”是指佛法。菩萨对于佛法的内含,由闻而“思”,由于思考,可以获得很深的了“解”。“胜”,读升,尽也,也就是尽其底源的意思。“谛察”,是作甚深的观察,意义是相同的。对于甚深的佛法,有得于心,而能忍可安住,所以叫忍。据《瑜珈师地论》中说有八处:第一,三宝功德处;第二,真实义处;第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第四,因处;第五,果处;第六,应得义处;第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第八,一切所知应行处,都是佛法。
第四,精进度,梵文的原名叫“毗黎耶波罗蜜多”,译成中文为“精进到彼岸”。“精”,是专一;“进”,是不退。据《瑜珈师地论》上说:精进有多种,简单介绍有三类:
一、披甲精进。“甲”,戎衣也。古时候打仗的武器,不外乎刀、枪、剑、戟、箭,能抵御这些武器的,就是将士们身上穿的铠甲。铠甲的原料是兽皮,或者是铁叶连贯起来的。将士们穿在身上,坐上战马,和敌人接战,这时候应当置生死于度外。菩萨行菩萨道,也应当这样。菩萨为了解脱众生的苦恼,即使需要经过恒河沙的劫数,身处大地狱中,也只当一昼一夜的时间来看待。菩萨为了度众生,即使延长其成佛的时间,至百千万劫,菩萨决不气馁、懈惰,而勇往直前,以求完成他的任务。
二、摄善法精进。善法无过于六波罗蜜多。菩萨为了成就圆满六波罗蜜多,于长时间以勤勇无间的精神,忘记了我的存在,加功用行,任何的打击都不能倾动他坚固的志愿。正如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是最好的例子。
三、饶益有情精进。这种精进和戒波罗蜜多中的饶益有情戒是一样的,这里不需要再做讲解。
第五,禅定度。梵文原名叫“禅那波罗蜜多”,译成中文为“静虑到彼岸”。又名为“禅”,完整的名字名“禅那”,或“思惟修”,又名“静虑”,都是定慧的通称。
唐朝圭峰宗密禅师作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上说:“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才能有成功的希望。然而众生的本觉真性,本来是不垢不净,凡圣无差。但禅的修法,却有浅有深,因浅深而分阶级。那么,有些什么阶级呢?这可以分五层来讲:
一、外道禅。是心游道外,谓之“外道”。他们当然都有他们的观察所得,而所得都是错误的。但是他们都执以为是。在佛学的术语上叫做“异计”,也就是不同的执著。他们又同有“欣上厌下”的一个目标,也就是欲求上界的清净,厌弃人世间的污浊。所以叫他们为“外道禅”。
二、凡夫禅。这一类的修行人,其欣求上界的净妙;厌离人世间的苦、粗、障,和外道同一心理。但是他们正信因果,修成了可以升欲界、色界、无色的三界,也就是所谓“四禅八定”。因为不能超越生死,所以叫“凡夫禅”。
三、小乘禅。他们观察四谛、十二因缘,悟我空偏真之理,超越三界,了脱生死,但没有大悲普济之心,所以叫“小乘禅”。
四、大乘禅。修我、法二空观门而悟得的真理,名“大乘禅”。因为他们虽然悟未究竟,或者渐次而修,而兼修其他五度,在教理上称他们为“权乘菩萨”。
五、出世间上上乘禅,也可以说是“达摩禅”。本宗的修法,是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本无烦恼,原是菩提。如《圆觉经》上说:“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心即佛,毕竟无异。达摩大师所传的,即是这种禅法。
“禅”的内容很多,如四禅八定和止观等等的名相,非常繁琐,所以不去讲它。现在讲到六度中的般若度和四无量心。
梵言“般若波罗蜜多”,译成中文为“智慧到彼岸”。佛陀的言教,本来都是智慧的说明,所以般若贯通诸宗。假如说经、律、论三藏教典,那无一不是般若的说明。
但是,就经、论的内容,严格分析起来,般若多分偏重于空,所以,经藏中特别有般若的一部,经的卷数有七百多卷;论藏中的《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掌珍论》等论,都属于般若这一系列。例如《中论》上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又说:“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如化。”
然而,般若究竟是什么呢?般若,就是自性清净心上照了诸法皆空。能照的功能,佛学上的术语叫“观慧”或者“空慧”。唯识学上又名“二空观智”。如《般若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那个“照”,就是能照的观智或观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就是二空观智所显的“真理”,或者叫真如,那就是般若之“体”。
在达到这般若之体的过程上,有三个步骤:第一,文字般若。文字,就是有形质的三藏教典,狭义的说,就是般若部经论的本身。经论的文字,除非有大宿慧的人,不能无师自通,必须从闻而思,由思而修,闻、思、修,所以称为“三慧”。《华严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楞严经》上又认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偏利,所以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观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足见多闻可以熏发我们的宿慧。“闻”,当然也包括了读、诵、受持。所以名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前面已经说过,由闻而思,由思而修,“思、修”即是观照般若。讲到这里,观照般若和“禅那”好像走上一条路了。因为观照在本质上,就是止观,止观和静虑,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止观是有对象的,如《十六观经》上的“观”,是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依正二报为观境;不净九想等观,是以人的肉体或色质为观境,好丑虽然不同,以境为对象则同。所不同者,上上乘禅,则虚灵、空妙,迥非言语、文字或思量所可企及的。
第三,实相般若。实相无相,就是《心经》上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是般若之“自体”,由观照而契入,则实相就是般若,和上上乘禅的禅体,无二无别。贯串起来说:因文字而起观照,因观照而证入实相。实相是般若之体,依体起用,则实智、权智、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乃至无障碍法界智,无一不是般若。
个别来说:文字观照,皆可以熏发般若,所以古来高僧大德中,有因读诵经论而开悟的。如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因而悟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极好的证据。观照,本来与禅定距离不远,因定发慧,则禅教二门中的先哲更是指不胜算。而实相和般若,如金与金色,是不可说一,不可说二的。
如有个人问:观照既然是空慧,慧当然也是般若。然而,智慧是“实相”的用,必先契入实相而后,般若之用方能显发。那么,在未契入实相之前,无论空慧也好,观慧也好,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真是一个难题。我们所用的观功,只是识心中的一个“思”而已!所以,在三慧中又有所谓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八个识中,莫不有“思”,我们所用的“思”,是第六意识中的“思心所”。《大乘起信论》上说:“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
我们读了这一段论文,就可以知道,初步对现实环境的观察,是借助“思心所”的力量,将事事物物作如实的分析。六波罗蜜多,算是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