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法师:太虚大师成长路上的关键法缘助力者
2024-11-17
全文中的第七大段的第十一小段:讲十二因缘。《三字经》上说:
自无明,至老死,十二因,为缘起。
顺流转,逆还灭,当处空,无分别。
我们要明白“十二因缘”的内容,对了脱生死是有帮助的,现在分五个方面来讲:
第一,十二因缘的来源。佛经上对于修行小乘的人,有时又称他们为“二乘”,就是“声闻乘”和“缘觉乘”,因为他们修学佛法的志趣,同样的以断烦恼障,超越三界,了脱人间的生、老、病、死苦,而证入寂灭的涅槃为目的。所不同的是:声闻人修的是“四谛”,缘觉人修的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这样来的。
第二,解释“缘觉”这一名词。印度话叫“辟支佛”或“辟支迦罗”,翻译成中文名“独觉”或“缘觉”。“独觉”,是出无佛世,他有宿世的善根,能观察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以及人类社会的变幻无常,尤其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必由之路,对于无常、苦、空、无我的真理,他们自然有所觉悟,所以名“独觉”。
“缘觉”是出有佛在世,依佛所说的“十二因缘”而修行、而觉悟,所以名“缘觉”。世上独觉的人是少数的,而缘觉的人就比较多,所以往往谈到二乘,都是将声闻、缘觉相提并论。
第三,讲十二因缘的名称。依法相宗的解释是:亲能生起为因,疏能助长为缘。譬如水稻谷子为因,水、土、日光、空气、人工、肥料为缘,有稻秧苗的生起。“十二因缘”,是讲前后有十二种因缘,是互相为因,互相为缘,才有众生的生起。众生的品类极多,总的来说,有胎、卵、湿、化的不同。对于十二因缘的说明,极为明显的就是人类。所以,讲十二因缘的,多以人类为对象。
第四,标出十二因缘的名字。十二因缘有十二个不同的名字,但在《三字经》上仅仅只列出了前后的两个。现在将十二因缘全部标示出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第五,讲十二因缘的意义。我们从无量劫以来,受生受死的次数,即使将我们立足的地球碎为微尘,以一粒微尘算一番生死,都不能尽其边际。十二因缘是我佛成道之后,发现众生的生死流转现象,不离这些前后的因缘,所以,佛陀把我们从无量劫的生命当中截取三世因果,为我们对生灭流转的现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我们深知在生死之中,求其得不生不灭涅槃。现在先解说十二因缘:
第一、“无明”,是无所明。佛说:“我们一切的痛苦都产生于无明,人由于无知而产生了偏见与固执,苦也就由此产生了。”这是指出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佛说什么是无明呢?不知过去、未来,不知过去与未来的关系;不知内外,不知内与外的关连;不知行为、后果,不知行为与后果的关连。不知佛法僧,不知终止苦的方法;不知苦集灭道,不知止息痛苦的实践等等。佛直截了当地说,没有光明就是黑暗。空间的黑暗,是无害于人的;心理上的黑暗,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众生的生死之根。佛把它叫做“无明”。
二、“行”,是造作义。我们妙明的真心,为无明所盖覆,于是起贪、瞋、痴,造杀、盗、淫等不善业,不善业叫“行”。这无明、行两支,是属于过去世的因。
三、“识”,前面我们介绍了识有八个,这里是专指第八阿赖耶识。由于过去世中的无明,带着善不善的业因,混合而为这受生受死的“识”,所谓“投胎先来,死了最后离去”去后来先的就是这个识。
四、“名色”,是投胎的这个识,寻找到适合于做自己父母的,而后投入母胎。初入母胎,虽有识而不能起任何作用,所以,仅有其“名”还没有起作用。色是最初的父精母血,所谓赤白二滴,在生理学上名为精子、卵子,交合汇集在一处,神识在其中,故名为“色”。是什么条件适合做他子女呢?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恩、怨、感情、债权、债务,都是结合眷属的远因或近因。因此,有些子女是来报恩的,有些是来报怨的,有些子女是来还债的,有些子女是来讨债的。
五、“六入”,是名色在母胎中成形,吸取母亲的营养,产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渐渐成长起来,将来能为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所摄入,以至于出生之后,所以叫“六入”。
六、“触”,就是接触。唯识学上叫做“三和生触”。就是根、尘、识 “三和”,在母胎中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婴儿,虽然有冷热的感触,而势用不太明显,所以注经的学者,大都把“六入”和“触”这两支放在出胎以后来说,触是接触社会,来到人间,接触家庭父母社会的教育。
七、“受”,是感受。就是根、尘接触而生起认识来了,分别感受善、恶、好、丑的不同境界,接触到好的境界有乐的感受;接触到不好的境界有苦的感受。例如我们有人爱吃糖或者爱吃辣椒,就是很显然的例子。所以,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三受。有时,对于人事上的棘手问题,或者顺利的事情,又会有忧愁和欢喜,所以,又加上忧受、喜受而成为五受。对于过去世二支之因来说,从识至受的五支,是属于现在之果。
八、“爱”,一个人到了成人长大之后,喜爱这个,喜爱那个,遇到乐受则爱合,遇到苦受则爱离。在男女之间谈情说爱,在爱合、爱离的时候,就有取的产生。
九、“取”,是坚执不舍的意思。对于可爱的乐境,而又不属于已有的,必定千方百计取之而为我所有,然后我心方快;如遇到不可爱的苦境,又不能像苍蝇、蚊虫那么容易手一挥,它就飞走。那么,我也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它远离,甚至消灭他,而后我心方安。然而,在这两个动作之下,我们一生的杀、盗、淫、妄的恶业,和一些有漏的善业,皆因这爱合、爱离的一念之间而有了取。就是古今中外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也都因这取舍不同的念头而生的。
十、“有”,本来是个动词,在这里似乎是个名词。因为,“有”在世界上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三有;又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的四有。欲、色、无色,名为三界,是我们受生受死的处所;四有里边的中有,是此身已死,未来的身子未成,前后身二者之间的所受之身,又名寻香,这个叫做中阴身。生有是而投入母胎的最初刹那,脱离了中有身。本有就是我们现在的身体,是从受生以后渐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孩、童子、少年、壮年、老年的为本有,死有是在寿命将尽,接近死亡的生命全部过程为死有。那么,这个“有”字的讲法是:我们因取舍,合离的要求,正在造作善业、不善业,或无记性业因的时候,福乐、苦恼,或不苦、不乐的果报种子,已经孕育在其中,这就是有。所以,爱、取、有的三支,对于未来,为现在世的因。
十一、“生”,是现在的业因,到成熟的时候,就带着业种,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去受不同身形的生命。
十二、“老死、忧悲、苦恼”,是第十二支了。有了这个已生的身体,那么,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我的存在。存在的我,是血肉之躯。血肉之躯,是老、病、死必由之路。就有我们的忧、悲、苦、恼。最后这两支对于前面的三支,为未来的果报。三世因果,轮转不休,就是《三字经》上说的“十二因,为缘起”。“顺流转,逆还灭”:以上所说的十二因缘,是六道一切众生,生死轮回的一个总程序,人类就“顺”着这一个程序,如流水一样,周而复始,源源不断的流着,所以名“流转”门。只有缘觉根性的人,他能静心观察人生的这些,老、死、忧、悲、苦、恼,从那里来的?观察的结果,知道从生而来,生从有而来,乃至最后的总因,是从无明而来。于是,用观照的功夫,观察无明的根本所在。长久观察的结果,才知道无明无性,如空中花,妄生妄灭。因而斩断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因此,断烦恼障,了脱生死而证入涅槃,这是“逆”流而上,所以名“还灭”门。“当处空,无分别”:是说这流转、还灭二门当中,菩萨以慧眼观察,一切皆无自性,所以《心经》上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当下皆空,空无自性,自然超越生死。下面要讲到第七大段的六度。
“六度”,又名“六波罗蜜”,唯有《大般若经》上,涉及六波罗蜜的经文里,在波罗蜜下,都加一“多”字,如“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等。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心经》是根据《大般若经》而来,所以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当然是新旧译的不同关系。
“波罗蜜”,译成中文曰“彼岸到”,顺此方的文法,应该说是“到彼岸”拿修行功夫来讲,就是到家了,或功夫到把了。“彼岸”,是譬喻,喻的是“涅槃”。涅槃即是彼岸,生死为此岸,烦恼为中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修布施、持戒等六种法门,用作宝筏,由生死的此岸,“度”过烦恼的中流,而“到”达涅槃“彼岸”,所以六波罗蜜又名“六度”。
大乘菩萨们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六波罗蜜这六门是必修的功课。所以,经藏里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大般若经》最后二十一卷经文,则专门讲六波罗蜜多。《大乘宝云经》说十度各各有十,极为详细。《华严经》说十度,对于布施度,而且举事实以证明。《解深密经》以六度分摄三学,似乎有点简略。至于论藏里《瑜珈师地论》讲菩萨地的时候,各以九种相,来解释六波罗蜜,其精密详细,超过于《大乘宝云经》。《成唯识论》卷九上,也各以三种或二种相,解释十度,其解法全依法相,很难了解。天亲菩萨有《发菩提心论》,专论六波罗蜜。如放大眼光来看,那么大乘三藏中都是属于六波罗蜜了。
我们信佛、学佛,以成佛为最高的目标。唯有成佛才能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而六波罗蜜正是成佛的资粮。如《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九中说:“菩萨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