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法师:太虚大师成长路上的关键法缘助力者
2024-11-17
《三字经》上说:
眼耳鼻,舌身意,此六根,应须记。
“眼、耳、鼻、舌、身、意”,是为“六根”。六根的作用是:眼能见色相、耳能闻声音、鼻能嗅香臭、舌能尝咸淡、身能觉触冷暖合离、意能知是非。“根”,有生发的能力,为识之所依,所以叫做“根”。“根”的体性有二种:一、浮尘根;二、胜义根。“浮”,是显露于外面;“尘”,就是指质体而言。“质体”是什么?就是血与肉!古人所谓: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但自玄奘大师将唯识学系的经论翻译出来以后,推翻了“浮尘根”这一名词。唯识学指六根为“扶根五尘”。“五尘”者,六根之质体;“扶”者,协助也。所谓如葡萄朵之眼球,只能协助眼根有发识的作用,不就是眼根。其余类推就可以知道它的作用。
“胜义根”:是深一层的讲法,谓六根皆以如来藏性为体性。如来藏性为什么称“胜义”呢?因为“胜”者,殊胜;“义”,是理体。如来藏性是假安立的一个名言,它的体性是“离四句,绝百非”,不可以言语来称道的,所以是殊胜的道理。扶根五尘,是物质的,如没有胜义根为其体性,那就与死人是没有两样的。
下面“应须记”:是指初学佛法的人,应该对于这些名相必“须”将它“记”住。下面讲到染法中的六尘。《三字经》上说:
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亦须识。
“色、声、香、味、触”,是有体的五尘,包括了宇宙万有,人类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法”,是指五识分别五尘,是已经过去的影子,所以一半属色法,一半属心法,又名“法处所摄色”。然而,又为什么叫做“尘”呢?“尘”,是指染污义。我们众生贪着六尘,所以沉沦苦海而无法解脱,也就是湛然清净的心体,为色声所染污,这才贬斥之而为六尘,甚至叫它“六贼”。“六尘”,既有如是的大作用,我们亦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不要被他的染污所劫夺,那么为我所用,能以六尘而作佛事,就可以得解脱了。下面讲到染法中的十二处。《三字经》上说:
前六根,与六尘,十二处,常相亲。
“六根、六尘”,合起来就是“十二处”。“处”,是指处所。根在内而尘在外,就是处所了。根尘相对,不得错乱,也有一定处所的意思。眼根直对色尘,耳根直对声尘,鼻、舌、身、意各有所对,所以说“常相亲”。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因为六根攀揽六尘,根和尘二者之间,是互相干涉融入,所以叫“十二入”。若能融归真性,则没有处所可得了。以下讲到染法中的十八界。《三字经》上说:
根尘接,有六识,十八界,从此立。
由于六“根”与六“尘”两相“接”触,而生起“六识”,如眼根对色尘而生眼识;耳根对声尘而生耳识;鼻、舌、身、意四根对香、味、触、法四尘,而生起鼻、舌、身、意的四识。因此,六根、六尘,加上六识而成“十八界”,所以说“十八界,从此立”。十八界是根、尘、识的总和。“界”者,界限,如根在内、尘在外、识就在二者之中间。同时,眼不能闻声,耳不能见色,这也是界限的意思。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实际上只是色、心二法。释迦世尊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所以对迷心不迷色的人说五蕴,名为“开心合色”;对迷色不迷心的人,则“开色合心”而说十二处;对色、心俱迷的人,则“色心俱开”而说十八界。所以,五蕴之色为“色”,受、想、行、识之四蕴而为“心”。分开五蕴之色,为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五蕴中之受、想、行、识为意根,与法尘而为十二处;再分开十二处中之意根为六识,则为十八界。所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诸法,都离不开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实为有情、无情之本源,若融归真性,则无界限可得了。下面讲到 “诸法”一科中的 “转八识成四智”。《三字经》上说:
末那识,为第七,阿赖耶,第八识。
八种识,为心王,转成智,性发光。
识有八个,前六识已在前面讲过。然后有必须补充的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依净色根;第六意识,依于心根,心根就是第七末那识,所以“意识”,是意的识。“末那”,译成中文叫“染污意”。为“第七”识,名叫“意”,是意即识也。那么,为什么叫它“染污意”呢?因为天然清净的法性,平等平等,本无有我,而第七末那识,唯一功用就是“执我”。由于末那识的执我,所以起惑造业,因业受报。《胜鬘经》上说:“法身流转于五道,名曰众生。”法身为什么流转五道?完全由于第七识的执我所导致。
“阿赖耶,第八识”:八个识中的“第八识”,名叫“阿赖耶”。“阿赖耶”,译成中文名“含藏识”。“藏”,是包容的意思。因为阿赖耶包含了三种要义,所以叫含藏识。哪三种呢?所谓能藏、所藏、我爱执藏。
要弄明白“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的意思,需要费不少时间!我们身、口、意三方面的动作,不落于善,必落于恶。当善、恶的动作既已成办,那就构成业因,或者叫做业种。这两类的种子,必须等待作业者的本身,要接受善恶的果报,而后业种子才会消释。譬如农田里的水稻,结成稻谷的时候,那将来生发的功能就是发芽,芽已经收藏到稻谷子里去了,一直等待稻谷子下到农田里,再发出芽的时候,那颗稻谷就烂坏了。稻种是这样,业种也是这样。善恶业既已成种,就收藏到第八阿赖耶识里去了。因此,第八阿赖耶识,能收藏业种而又为业种之所藏处,所以叫“能藏”,同时又叫“所藏”。“我爱执藏”呢?“我”,就是人我执,众生贪着于我,所以叫“我爱”。第八阿赖耶识,为第七末那识执以为我。行菩萨道的菩萨,到了第七地菩萨的时候,人我执断去,“我爱执藏”的功用,也就随时消失。在《八识规矩颂》上说:“受熏持种根身器。”“持种”两个字,就是指“能藏”而说的。《八识规矩颂》上又说:“不动地前才舍藏。”“不动地”是指八地,“不动地前”,当然是七地。“舍藏”,是舍去“我爱执藏”这位子。
经文上又说:“八种识,为心王”:由眼识至阿赖耶识,共计有“八种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为八种识。“种”者,种类。八种识的体用各各不同。“王”者,自在义、主宰义。这八个识,有同等的价值,都能自在主宰,所以同称为“王”;同时,也是对心所而说的。“心所”,是心王家里所有的法。《百法明门论》中有五十一个心所,分为六位:一、遍行五;二、别境五;三、善十一;四、根本烦恼六;五、随烦恼二十;六、不定四。八个识所拥有的心所,数目不尽相同。据《八识规矩颂》中所载:前五识各具三十四个心所;第六意识,具五十一个心所;第七末那识,具十八个心所;第八阿赖耶识,仅具遍行五个心所。
还有,第八识名“心”,第七识名“意”,前六识名“识”。所以,有时八个都名“心”,有时八个都名叫“识”,但不可以都叫“意”。因此,《三字经》上说:“八种识,名心王。”道理就在这里
“转成智,性发光”:识是生灭而染污的,识中具有贪、瞋、痴、爱,这许许多多杂乱妄想,逐境攀缘,造善造恶,随业受报,生生死死,无有了期,这都是舍本逐末而招致的后果。那么,“本”又是个什么?“本”,就是人人本具的“真如性体”。真者,不虚妄;如者,不变异。意思是说:我们虽然久远劫以来,流浪生死,但我们的真如性体,并没有随缘转变。真如,如真金一样,凭你用多热的火力来熔化它,金体是绝对不会转变的。我们如果不想修行,那就无话可说;若要舍妄归真,就得用观照功夫,息灭妄心。妄心就是八识,虚妄的识心息灭了,真如自性自然会透露出来。然而,如此说来,应该叫“转识成理”,为什么叫“成智”呢?“理”是体,“智”是用;识是违背真如理的染污之用;智是随顺真如理的清净之用,以用对用,所以名“转”识成“智”。“性发光”的“性”和“光”,就是指的真如的体和用。
其次,虚妄识心的染污之用,相似于海水的波浪,滔天波浪的毁灭力,真大得骇人;真如的净用,如平静的海水,能照见天上的日月星星,又可以供人们航运远方。然而,波浪滔天的时候和水平如镜的时候,海水只是一种。八识转成四智的“转”,它的妙处,我们可以想见可知。如来藏性,为识所障,其光不显,若转成四智,则性地发光。《三字经》上又说:
大圆镜,平等性,妙观察,成所作。
此四智,一心圆,八识转,体用全。
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第七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此四智,一心圆”:是指“智”,虽然有四,实际上在“一”真如“心”中“圆”满具足。四智为“八识”所“转”,则不需要再说了。“体用全”者:如理是“体”,四智是“用”,依体起用,以用照体,体用互摄,相得益彰,所以叫“全”。
这里面,还必须补充的是“真如性”。对于四智来说,真如是体,四智是用。四智中的大圆镜智,对其余的三智来说,大圆镜智是根本无分别智,属于体;其余的三智,是后得有分别智,属于用。如作一料简的话,那么,真如是体中体,大圆镜智是体中用,同时也是用中体,其余的三智是用中用。八识未转,体用狭劣,八识既转,体用全彰。有人问:“《楞严经》中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后即说七大,这里面为什么不说七大呢”?回答说:“虽然不列七大名,而七大已具足了。下文世界相中地水火风空,即是五大。上文之六根,即是根大,八种识,即是识大,若再标出,便成剩语了”多余话了。向下讲到“诸法”中的:“佛身”。《三字经》上说:
曰法身,曰报身,曰应身,是三身。
“法身、报身、化身”,是佛果的三身,总的来说,则曰“佛身”。法身的“法”,有很多名称,例如法界、法性、法界性、一真法界性,然而,这都是四法界中的理法界。如《大乘起信论》归敬偈里说:“法性真如海。”法性又名为真如。然而,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宇宙万有、有情、无情平等所具所依的真理。在无情的草木瓦石为法性,在有情的众生名为佛性,诸佛证之则为“法身”。
梵语“毗卢遮那”,译成中文为“遍一切处”,就是法身佛。实际上法身的本体,就时间上来说,是竖穷三际;就空间上说,是横遍十方。是“遍一切处”的。所以,《华严经》上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这里的佛身,指的就是法身,因为佛是以法为身的。
梵语“卢舍那”,译成中文为“净满”,就是报身佛。报身佛如杲日丽天,光芒四射,无幽不见。假如天空中有了乌云,哪怕只如手掌那么大,也会遮盖了日光。现在碧空如洗,无论是以天空来说,还是以日光来说,都是十分的清净,所以叫“净满”。密宗最主要的本尊为大日如来,就含有这些道理。
法相宗以四智菩提为报身佛。而报身的“报”,就是果报。法身是属于理性的,众生与诸佛同具法身,而且平等不二。众生从无始以来,迷昩这个道理,所以长劫沉沦;诸佛也并不是生而为佛,诸佛在作众生的时候,或遇善知识的开示,或见佛相好,或怜愍众生的苦恼,而发大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道心,也就是成佛之心。如何才能成佛呢?在阶级上讲,要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子;从行门上来讲,要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十度,十度化为万行,以便分别应付一切众生不同的要求。根据《华严经》上说:菩萨行布施的时候,所有的外财如金银、七宝、衣服、饮食、国城、妻子;内财则如头、目、骨、髓,血、肉、身体、手、足,都无所吝惜。如《普愿行愿品》中说:“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所以,度众生是因,成佛是果。而报身佛,则头戴华冠,身披璎珞;至于他的世界、国土、伴众,皆是无比的广大,庄严而众多。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由因所感得的果报,所以叫报身佛。
梵语“释迦牟尼”,译成中文是“能仁寂默”,就是“应身”佛。报身佛说法高妙而难懂,佛为了适“应”群机,所以化身千百亿而随机说法。“能仁”表示大悲;“寂默”表示大智,应化身佛是成佛之后,悲智双运的行动。佛有三身,而我们世人但知应身,不知道佛还有法报二身,所以见解狭劣,不能领会全体大用。因此必须透彻明白三身之义,才可以谈论这些道理。佛果上的法、报、化三身,还没有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