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法师:太虚大师成长路上的关键法缘助力者
2024-11-17
雁荡山能仁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坐落于雁荡山西内谷丹芳岭北麓,群山浴翠,遙望观音峰,秀木黛林,旁临燕尾瀑。寺院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 999 年),位于雁荡山大龙湫景区,四十九盘岭和筋竹涧交界处。该寺初名常云院,政和七年(1117 年)改名能仁寺,南宋时达到全盛,为教院五山,寺内住有三百僧人,日食千人,并为全国三十所著名寺院之一,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之首。现存寺内有一大铁镬,高 1.68 米,直径 2.7米,镬重 18500 公斤,系 1092 年(北宋元祐七年)所铸。
能仁寺前面原来有两条桥,一名“会源桥”,位于筋竹涧的交界处,通往燕尾瀑上方前往大龙湫;一名“行春桥”是从四十九盘岭至筋竹涧到行春桥前往寺院,现在大锦溪向筋竹涧拐角的南侧岩壁上,看到一处摩崖石刻,“行春桥”三大字。很明显,这是一座桥名的题刻。该石刻无落款,年代已不可考究。
据《雁荡山简志》记:行春桥,在能仁寺前,宋代建造,清时已圮。蒋《志》说:行春桥在能仁寺前,建始失考。《道光乐清县志》记载:行春桥在能仁寺锦溪。三本志书对行春桥的记录都比较简单,只有《简志》比较明确说行春桥建于宋代,毁于清代,不知其所考证的依据来自哪里,其所记该桥建于宋代,毁于清代。
现在能仁寺的前左边一侧的路坎下,站在堤坝上,看到路边上的石壁,块石堆砌,乱而有序。而这石壁处明显有一定规则,在块石中加入了竖立和横放的条石。五根竖立的条石,两条石间相距一米左右。条石间砌块石,如此两层后,在竖条石顶部横放条石,如桥柱之盖梁。可以想象当时的行春桥就建设在这个地方。
根据元代侍御史李昭写生能仁寺,在能仁寺的前面这条桥名为行春桥。明何白《雁山十景记》中说:“自乐城东行八十里,抵四十九盘岭,由筋竹涧过行春桥,拾级数十武,拓而为寺曰能仁,为十八丛林首刹也。”
会源桥的位置,根据元代李昭的画作,是四十九盘岭抵筋竹涧这里有一条桥前往能仁寺的前方,是两溪会源的地方,桥梁就建设在这上面,名会源桥。
据《元画全集》明陈芸《元侍御史李公雁荡山三绝图记》及诸家题跋,知元代李昭,字子晓,永嘉(温州)人,曾任侍御史,工诗,善书画。排行第二,兄名失记,弟字子昭,北地为官,曾遭贬抑回乡来雁荡山作画。分别绘雁荡山之双峰、佛头岩至谢公岭、榨油室至虎岩,翠微亭至水簾谷、响岩至僧抱石、马鞍岭至大龙湫、能仁寺会源至四十九盘七段,近五十处景,其中就绘有能仁寺寺院的风格和位置,由此可知能仁寺当时的情况。这幅画卷纸本,水墨。纵29·5厘米,横973·7厘米。现存于上海博物馆。
依据李昭以上的画作,可以想象会源桥和行春桥位置是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之上,桥身或许由青石砌成,坚固而古朴。能仁寺的桥梁可能与泰顺的廊桥一样,具有以下独特的建筑风格:由木料拱梁结构:这是其核心特色,不使用钉铆,完全依靠木材的榫卯拼接搭建,展现了高超的营造技艺和力学智慧。造型优美:廊桥的线条流畅,弧度优美,与周边的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富有艺术美感。屋廊一体:廊屋与桥身融为一体,既为行人提供了遮蔽风雨的空间,又增加了桥梁的稳固性。选址巧妙:通常建于溪流的关键位置,充分考虑了地形、水流、交通等因素,既实用又能成为当地景观的亮点。
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但由岁月的痕迹在桥面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见证了无数的风雨和过往行人。它的栏杆可能简洁而素雅,既起到防护的作用,又不影响人们欣赏周围的美景。站在桥上,可俯瞰桥下潺潺的流水,眺望远处山峦起伏的秀丽景色。桥的两侧是葱郁的树木和繁茂的花草,为这座桥增添了一份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之美。
可惜世事无常,即使是坚固的桥梁,在无数次暴风雨的洗礼之下,桥梁已不复存在。将来若是机缘成熟,能仁寺前面的廊桥,可以根据元代李昭的画作,恢复建设前面这两条廊桥。
能仁寺方丈了法
202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