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僧--竺摩法师
2022-07-10
荨印尼苏门答腊岛棉兰为纪念抗日烈士、乐清籍华侨周斌等人建立的纪念碑。 |
邱星伟
华侨侨胞,在普通人眼里是很有钱的人,谁家的亲戚朋友中有华侨,肯定这家的经济生活就无忧了,因为或多或少会沾些光。所以,人们往往把侨胞当作"财神爷"看待。那么华侨的钱是从何而来呢?又是怎样创业致富的呢?日前,乐清侨志编纂委员会编,倪德西、叶品波主编的《乐清华侨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记述了上至1902年,下限2005年的乐清华侨历史,是乐清第一部华侨志书。虽说乃一县(市)之志,滴水见太阳,从中也可以领略炎黄子孙在海外的基本情况和风雨历程。
志书显示,自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象阳人石铎与虹桥人钱振埙赴日本留学拉开序幕,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乐清人或谋生,或求学,或避抽壮丁,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至2005年,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达两万多人,足迹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
《乐清华侨志》披露,乐清华侨在海外谋生分为做工、经商、当海员,最艰辛的在于做工。光绪三十四年(1908),虹桥人刘道法跟随温州木工师傅前往新加坡务工,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吃黑面包,睡工具"料凳",劳苦一年多积点血汗钱后,打听到印度尼西亚做木工收入高些,遂移居印尼。他一落脚,即把家乡的穷哥陈加斌、陈叔平、陈嘉煌、倪丕柳等20多人,招去打工。据倪丕柳生前回忆,在国外的日子里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受尽煎熬。当时的印尼为荷兰殖民地,到那里去要先交100荷兰盾报关费,并且还要人担保,他办手续迟了点儿,被罚坐牢两天。当时的荷兰警察视中国人为奴隶,答话要你坐地下,有个叫倪洪仙的华人不肯受辱,结果被警察痛打。那些身无技艺的华人更可怜,为了糊口只得做洋人的家奴,养猪、种菜、挑运杂物什么都要你干。1934年著名报人邹韬奋在法国考察时,目睹华侨的生活,有这么一段描述:"巴黎的里昂车站附近有肮脏的小巷,便是他们集居之处。他们往往合租一个大房间,中间摆一张小桌子,其余的地板铺满地铺......"这就是当时国人在海外谋生的缩影,他们的财富便是这样受苦受难积攒起来的。
那时打工的华人没多大知识,但爱国爱乡之情炽烈,为维护祖国尊严,反对侵略,不少人参与革命活动甚至不惜献出鲜血。如移居印尼的周斌,组织国际抗日统一战线,不幸在1945年遭日军杀害,为国壮烈捐躯。又如倪丕柳,不顾生命危险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和支援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他大胆在印尼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表示庆贺。
当年留学海外的学子处境虽比做苦力的华人强,但也备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他们欲想学业有成,非加倍努力不可。乐清的留学生胸怀鸿鹄之志,报国之心,勤奋刻苦,学业出众,回国后身负重任。如留日的第一人石铎,回国担任清廷禁卫军教官,民国时当过少将,著有《国民军事学》,人称"红旗老人"。继石铎之后,赴日留学的有高谊、倪锐诸君,高谊回乡应聘为两广方言学堂教授;倪锐投资四万银元修建沪杭甬铁路。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0年间乐清留日学生达42人,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振兴中华竭力。
民国成立后,赴欧留学开始活跃起来,据《乐清华侨志》载,率先亮相的是磐石人朱昊飞,1917年去法国柏林大学就读,获化学博士学位,期间结识了朱德并与他合影,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等著名学院教授,并被聘任为世界书局编辑,编著物理、化学方面专著和科教书多种。接着,乐清人洪式闾于1920年到德国柏林市病理学院深造,又进汉堡热带病研究院专攻寄生虫学,回国在卫生、医学研究部门就职,成为著名的寄生虫专家。黄华人郑亦同1930年公派去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市政学,回国后担任军政要职,继而出任驻澳洲公使、伊朗大使兼中国驻德黑兰国际法庭代表,后任南洋大学教授20年,1971年被新加坡总统授予"公共服务勋章"。象阳人陈正祥1945年留学澳洲悉尼大学研究院,后转英国、日本、西德等国深造,创建"国际研究中国之家",出版《中国文化教育地理》等书上百种,被国际学界冠为"中国地理学界第一人"。
改革开放后,百废俱兴,乐清出洋留学人数扶摇直上,而且很多都头上戴了博士帽后衣锦还乡。较突出的有乐成人杨焕明,1984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遗传研究所读博士,继而转道法国、美国著名大学研究医学。1994年学成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基因信息中心主任,现为国际人类基因计划联系人,2002年曾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前不久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虹桥人赵孔南1989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院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返澳应聘为昆士兰大学免疫和癌症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助手,攻克国际生物工程领域最难培养的AA基因组难题,成为驰名海内外的癌病毒研究权威。此外,还有数字地图专家李志林、光明使者周青山、经济学家方星海、诗书老板叶星球、大洋信使董雪燕......截至2005年底,乐清出洋留学累计602人。他们攻读和研究的课题涵盖方方面面,大部分人成为卓越的科研精英和杰出的管理要员或侨领,有的已跻身世界尖端科学殿堂,为祖国争光,为人类造福。
乐清旅居海外的知名侨胞中,还有两位奇人--南怀瑾、竺摩法师。南怀瑾曾先后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地区一边讲学,一边著书,出版巨著近30部,其中《论语别裁》一版再版连版二十余次。他学贯东西,融儒释道三教义理于一炉。竺摩法师俗名陈德安,1938年赴香港弘法,后应聘担任澳门、香港佛学院高职。创办《觉念》、《无尽灯》杂志,宣扬佛教文化并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后在马来西亚创建佛学院,著有《竺摩法师书画集》等书多种,公认是继苏曼殊、弘一大师之后的一代高僧。
《乐清华侨志》取材一丝不苟,引用古今报刊资料,再三核实。行文简练,印刷精美,具有相当的阅读价值。尤其对于侨胞后裔,披览本志能了解祖辈漂泊海外的艰难困苦。
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