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人的生死问题的看法和解决之道 
能仁养正院
能仁养正院
佛教对人的生死问题的看法和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2023-02-27
  |  
阅读量 :
字号:
A+ A- A

佛教对人的生死问题的看法和解决之道

 

人甫一出生,即拿到了一张通往死亡的通行证。东晋时代的道家学者葛洪就将人生比喻成一只被牵到集市上待宰的每走一步就死亡更近一步这就是人生,有生就有死这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我从哪里来,又终将去往何处?”出于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人类自有生以来便一直在追寻与探索生死的奥秘。特别是对于死这一谜题,就科学层面来说,世界上从古至今的诸多科学家都没有办法真正揭开其神秘面纱,从而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以至于有许多科学家最后都转向于对神学的研究。而就宗教层面来说,世界上的诸多宗教,如基督教,认为死亡代表了灵魂上的解脱,灵魂从此就可以生活在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天堂;又如伊斯兰教,认为世界末日终将到来,每个人都会复生,并接受真主的审判,以决定是进入乐园,或是堕入火狱。

在中国,古往今来诸多教派对于死亡这一课题亦各有论断。其中,儒家“至圣先师”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谓人生在世,应把心思用于实实在在的人生问题上,而不应过多地考虑人死后的去向问题。他对人死后的归宿问题采取的是存而不论的态度。道家的“道祖”老子则对死亡持自然主义的豁达态度,认为死亡对于我们不过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罢了。而要打破生死,道教认为,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总纲,通过修道,升华生命的层次,最终达到长生久视,飞升清虚仙境的境界。此外,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墨家、法家等对人的生死亦有过诸多思考与论断。总而言之,诸家学说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都不如佛教将人的生死问题分析得清晰明了。

在佛教中,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初出家修道,即是缘起于对人生生老病死之苦的厌离,希望能通过修道,找到打破生死桎梏的方法,以普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耗时12年,历尽万般艰辛,他最终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证道成佛。成佛的那一刻,他不仅证悟了生死的奥秘,也找到了出离生死的法门。

那么,对于人的生死究竟从何而来的问题,本师释迦牟尼佛究竟给予了什么样的回答?

佛说,虽然“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心中本具的佛性为无明所覆,以致存有妄想,执著于人我、法我,故而流转于生死之间,终不能出六道轮回。是故,一切皆因无明而起,一切皆从无明而来。因为无明,故而依序有“”“”“名色”“六入”“”“”“”“”“”“”“老死”等诸多因缘,也就是所谓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的缘起关系。

生死事不知生死之缘由,就不能找到突破生死桎梏的方法,终将沉沦于生死苦海而难以自拔,是故佛于成道之初说《华严经》时,即以十二因缘的缘起关系说明生死问题。

既然一切皆因无明而起,那么无明是什么?十二因缘的缘起关系又要怎样去理解?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称,指的是众生诸事理迷暗为性,故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误以无我为我,误以无法为法,以致妄生一切执著。以执著的缘故,导致众生在“行”为上造作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语等种种恶业。例如,当今社会上有些人,平时好吃懒做,身上没钱了就去偷去抢;又有些人为了升官发财,平日里欺上瞒下,逢迎拍马;还有些人不知感念父母恩德,不但没有孝顺父母,甚至还辱骂殴打……故说一切恶行都缘起于无明。

人生诸苦,无非因果循环。无明是行是造作恶业自当随业受报。《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云:“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故知杀生者,必遭短命的报应;偷盗者,必受贫穷的苦报;淫欲者,必受转生为雀、鸽、鸳鸯等鸟类的悲剧。

再来说“”。要随业受报,除了一些现世报,以及部分大奸大恶之人死后神魂直堕地狱受无量诸苦之外,大部分人都要先经历神投胎受生这一环节。许多人认为,人死之后一了百了,一切尽归虚无,其实不然。一般人死亡之后,神即脱离肉身而存在。这里所说的“神”,佛教称为“中有身”,即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识身。中有身七日一死而后再生,共需经历七次生死,历时四十九天,方能转世投胎。于此四十九天内,逝者眷属若能以虔诚诵经、念佛之心为其超度,令其清净梵音上彻诸天、下通地府,逝者将于投生之际得大利益。再说中有身,它是由极微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的精神体,极其微小,比空气还轻,非凡人肉眼能见。它自出现之时起,就在空中飘荡,待历时四十九天之间,即找有缘的父母去投胎。这个投胎的中有身,简称就是“”。它在小乘佛教中讲是六识,在大乘佛教中讲是第八阿赖耶识。中有身投胎后,即在母胎中形成胚胎,即佛教中所谓的“羯罗蓝”。此时,第八阿赖耶识便存在于羯罗蓝中,又因被无明所垢染,是以将此羯罗蓝执著为“我”。

羯罗蓝形成后,在母胎中一两周的时间内,形体仍是一个肉团,还不能分别出五官和肢体,因有阿赖耶识的存在已然是个活物。佛教将其称为“名色”。“”指的是心——阿赖耶识;“”指的是物质——肉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肉团渐渐长成了人的模样,具备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为有六根,便能感受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的存在,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法界次第》云:“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六入”形成之后,接下来就是胎儿出生了。胎儿出生,开始与外界环境有了接触。这个接触,就是十二因缘里讲的“触”。它人的出生到老死,无时无刻不存在。若依六根而分,则这个“触”可细分为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触。六触乃是由前文所说的六根、六境、六识和合产生于凡夫位,六触则生爱染,称为六触生爱”。例如眼触,看到好看的东西就心生喜爱;耳触,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侧耳聆听;鼻触,闻到好闻的香气就沉溺其中……

胎儿刚与外界环境接触之时,其实并没有喜好厌恶之分。他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内心很清净,心思很单纯。俗语有云“初生牛犊不怕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随着身心的成长,以及受父母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他开始知道吃饱了和饿肚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衣服穿暖和了和被冻得瑟瑟发抖该选择哪样,没生病时和生病后有什么分别。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有了好恶的感受。十二因缘中讲的这个“受”,指的就是凡人领受好恶的境界。正因为人有好恶的感受,所以现实生活中,美女总是让人刮目相看,而丑女却又让人不屑一顾,这就是好“美”而恶“丑”;糖果是甜的,好吃,良药是苦的,难吃,这就是好“甜”而恶“苦”;冬天里,躲被窝很舒服,顶着寒风去工作很辛苦,这就是好“逸”而恶“劳”……

内心有了好的感受,自然就会生起爱憎的分别。例如,遇到好看的东西,就心生喜爱;而遇到讨厌的事物,就心生憎恶。当然,十二因缘中讲的“爱”,并不单纯指对事物的喜爱,还包括男女之间的情爱、亲情之间的关爱,以及对金钱、名望、权力的贪爱等。

有了之后,心中自然就会产生贪求的欲望,就想将其占为己有,以致在行为上付诸实施——“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对于这些不如意事,绝大多数人在心中都难以做到真正的放下,只要有点希望,就总想着去争取。殊不知万法皆空,费尽心思所求得的无非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因为“”,所以“”。又以“”的方式不同,而有了种种善、恶业。所有的这些善、恶业,都叫做“有”。

有了这些善、恶业,就有未来受生的因缘,就将流转于生死之间。这也就是所谓的“生”。

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规律。有生就不能不死,此时的生,就意味着彼时的老与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

以上所说,就是十二因缘的流转过程。这十二因缘,互为因果,也是众生流转生死苦海真相。在此流转中烦恼、业行及苦果它们相互依存,因缘生灭相续流转,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即苦。缘觉圣者就是依此十二因缘起修,最终觉悟人生之真谛而证道成圣的。

明白了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也就能明白佛经中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真实含义。所谓的“此有故彼有”,就是说一个因缘生起,必然造成另一个因缘生起。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只要从源头上断灭这一循环的根源——无明,其它的十一个因缘也就无以为继,不能生起,自然也就能出离生死苦海。这也就是“此灭故彼灭”所蕴含的道理。

由此可知,我们欲解脱生死,出离自在,就要真正从心中拭去无明的垢染,体悟还灭(转迷而还归寂灭)的真谛,并依佛教导的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诸法如法起修,方能成就。这也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指出的解决生死问题的唯一法门。

                                              能仁寺 了法

                                              2023 2 27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