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42) 
能仁讲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42)
发布时间:2022-08-2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本段经文的大意是:此时,佛对地藏菩萨说:“一切众生在还没有得到解脱之前,心性不明,心识不定,迷惑颠倒。他们随恶作恶积恶业,随善行善结善果,这都是他们的境遇所致,随缘现行,没有定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因此,他们永远在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这五道中轮回不已,得不到片刻的休息。经过无量无边的劫数,他们受尽苦楚,无奈清净本心为累劫的烦恼业障所覆,以致迷惑颠倒,无法断惑证真,从而出离这无边的生死苦海。他们就像鱼儿游入网中,在长长的生死大河里,刚出了这个网,不知不觉又游进了另一个网。这些众生,正是我所忧虑挂念的。你能于无量劫以来,一次次发救度众生的宏誓大愿,一旦能圆满这些大愿,救度无量无边的罪苦六道众生,使他们最终都能渡到涅槃的彼岸,那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图1)
小寒惟有梅花饺
(图2)


所谓“性识无定”,“性识”者,即众生之根性与心识也;“无定”者,根有利钝,识有深浅,是为无定也。


所谓“五道”,即六道也。以阿修罗道单独归入天趣或分别归入天趣、鬼趣之二者为异:一种将阿修罗道单独归入天趣而成五道;一种将阿修罗道分别归入天、人、畜生、饿鬼等四道而成五道。《大智度论》云:“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旨,应有六道。”《正法念处经》云:“五道者,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也。若言六道,则加阿修罗。此不言者,以阿修罗一道,摄于天、人、畜生、饿鬼诸趣之中故也。”


所谓“迷惑障难”,“迷”者,指无明,迷失真性,不见清净自性与真如实相也;“惑”者,以迷故,惑于真理,有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等,乃贪、瞋、痴一切烦恼之总名也。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障”者,以惑故,执于理而成所知障,执于事而成烦恼障。以惑起业,以业成障。“障”者,障碍圣道,令行人拘于三界,故名。“障”有二、三、四、五、十等障,如“二障”:烦恼障(由我执起)、所知障(由法执起);“三障”:烦恼障(惑)、业障(业)、报障(苦)等。“难”者,有二种:(一)指三恶道之苦难或六道之苦难也;(二)指闻法见佛之障难,即八难也。八难者,如地狱、饿鬼、畜生(无法见佛闻法)、北俱芦洲、长寿天(即“无想天”,福报胜而无法学佛)、聋盲喑哑(无法见佛闻法)、世智聪辩(自持聪明邪见,不闻法也)、佛前佛后(无法或难以见佛闻法也)。


(图3)
(图4)
(图5)
 



二、定自在王菩萨请佛介绍地藏菩萨的历劫誓愿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已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本段经文的大意是:佛赞叹地藏菩萨的宏誓大愿时,会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叫定自在王,恭敬问佛:“世尊!地藏菩萨从无量劫以来,都发了些什么愿,这么不可思议,令世尊在这大会中郑重其事地反复赞叹?请世尊给我们简要地说说吧!”


所谓“定自在王菩萨”,此菩萨摄心入定,于一切禅定中得大自在,故名。此大士人中之龙,世间之爱悉皆远离,离欲得禅,成就无漏功德,解脱尘劳烦恼,故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无有不定之时。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本段经文的大意是:这时,世尊回答定自在王菩萨说:“仔细听好,善加思惟!我现在就为你们分别解说地藏菩萨往昔所发大愿。在过去无量无数不可说大劫之前,有一尊佛在世弘法,佛号为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尊佛住世的寿命为六万劫。在还没出家修行之前,这尊佛曾经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同与他相邻的另一个小国的国王是朋友。他们约定共同在国中推行十善法,用十善道教育百姓,以此使他们都能获得利益。”


所谓“谛听”,“谛”者,名了,了达声尘本来不生,不逐语言,详审而听;又若人听法,不起吾慢贡高,亦不起自卑轻小,以平常心认真听法,故名。


所谓“善思念”,闻法之时当先净虑,排除杂念,犹如量器,欲贮甘露,器不清净,必当染污。闻法亦如是,法如甘露,心如量器,杂念如污,当去杂念,净其心境,方可得清净之甘露法雨。


所谓“一切智成就如来”,此佛以智立名,无明破尽,得一切智,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无一不知,知穷诸法实相而得名。


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有六万劫之久。然而,在佛的眼中,时间是无有长短之分别的。有云“一念万年”,一个人修禅入定,如果那一个念头能一直保持下去的话,即可以经历万年。故对于真正得大禅定者而言,万年时间就在其当念——当下这一念上。可是,在凡夫眼中,时间相还是有的,人总是感慨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慢慢流逝。


所谓“出家”,梵云“波吠你野”,即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也。《维摩诘经》云:“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有三种及四种出家。三种出家者:(一)出世俗家:远离妻子、儿女俗情故,又名出红尘家;(二)出三界家:能脱生死证阿罗汉;(三)出无明家:证佛法身,究竟出无明家,便成佛道。四种出家者:(一)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二)心出身不出:虽受用妻子而心不耽染;(三)身出心不出:身参法侣,心犹顾恋;(四)身心俱不出:乃俗人是也。


(图6)



往期回顾

#

 了法法师金刚经讲座全集

#

 六祖坛经讲座全集

#

 释教三字经讲座全集

#

 大乘起信论 第23讲(下)

(图7)

  雁荡山能仁禅寺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