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14) 
能仁讲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14)
发布时间:2022-08-2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五)“行五法”。所谓“行五法”,指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大智度论》云:“行此五法,得五支,成就初禅。‘欲’,名欲于欲界中出,欲得初禅;‘精进’,名离家持戒,初夜后夜专精不懈,节食,摄心,不令驰散;‘念’,名念初禅乐,知欲界不净,狂惑可贱,初禅为尊重可贵;‘巧慧’,名观察筹量欲界乐、初禅乐轻重得失;‘一心’,名常系心缘中,不令分散。”若以船譬喻此五法,则巧慧如船头,一心如船舵,余三者如篙桨,若缺一法,则即使于安稳之水道亦难行进。

《楞严经》云:“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初禅具有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亦称“一心”)。因静虑之体心一境性即三摩地,故四静虑皆以之为自性。“寻”、“伺”,旧译为“觉”、“观”,即心之粗分别性名为“寻”或“觉”;心之细分别性名为“伺”或“观”。初禅尚有“寻”、“伺”二支未离粗细分别,故称之为“有寻有伺”或“有觉有观”。而“喜”、“乐”二支,是说初禅离欲界之恶而生喜、乐,心感喜受,身感乐受,故称“离生喜乐”。修至初禅,即得八触(1.动;2.痒;3.凉;4.暖;5.轻;6.重;7.涩;8.滑)、十功德(1.定;2.空;3.明净;4.喜悦;5.乐;6.善心生;7.知见明了;8.无累解脱;9.境界现前;10.心调柔软),能得生往初禅天之果报。


(图1)
(图2)



《楞严经》云:“清净心中,麁漏已伏,名为‘二禅’。”二禅具有四支: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如前述,为静虑的自性;“内等净”者,以二禅既离初禅寻、伺尘浊法而内信相明净,故得名,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喜”、“乐”二者,是说依此定而生最胜喜乐,故二禅名为“定生喜乐”。修至二禅,能得生往二禅天之果报。

《楞严经》云:“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三禅具有五支:行舍、正念、正慧、受乐、心一境性。“行舍”者,是说三禅舍前之轻安,住不苦不乐;“正念”、“正慧”二者,是说住于正念正知而不耽于自地的喜乐,进而欣求上地的胜法;“受乐”者,是说离二禅的喜乐,尚有自地的妙乐,世间的五欲快乐跟这种禅定的妙乐相比,万不及一,故三禅称为“离喜妙乐”。修至三禅,能得生往三禅天之果报。

《楞严经》云:“此四胜流(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四禅具有四支:行舍、念清净、非苦乐受、心一境性。“行舍”者,是说四禅亦同三禅舍喜乐;“念清净”者,是说舍念极善清净而其相显了;“非苦乐受”者,是说更离三禅之乐而住于平等非苦非乐,故四禅称为“舍念清净”。修至四禅,能得生往四禅天之果报。

四禅天中另有五不还天,亦称五净居天。《楞严经》云:“五净居天者,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九品”者,欲界思惑三品中,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故言“九品”)思惑尽,证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所谓“不还”者,谓不复欲界受生;所谓“净居”者,谓离欲净身所居也。五净居之因即“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习气”,思惑也;习气与现行皆灭,故曰“俱尽”。所谓“苦乐双亡”,即对于世间的苦与乐,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苦不觉得委屈;乐也绝对不执著,他有这种心定的功夫了。所谓“下无卜居”,即是说五不还天之下的欲界、色界等诸多境界,他都不来转世了。


(图3)
(图4)



以上是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修定的一些相关知识,接下来继续讲解经文。

“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正云“摩醯湿伐罗”,“摩醯”为“大”,“湿伐罗”为“自在”,即大自在天也,乃色界顶上天神之名,于三千大千世界得大自在。此天王三目八臂,乘白牛,执白拂,一念之间能游大千世界;一念之顷能知大千世界所下雨滴头数。

以上介绍的是色界十八重天的情况,接下来介绍一下无色界四重天。

所谓“无色界”,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空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重天,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

(一)空无边处天。所谓“空无边处天”,指修禅定至四禅天之时,厌有形色之身之障碍而不得自在,故以空无边想的加行思无边之空,作空无边之解而入空无边处定,又以此定为因而得的定地之果报。此天寿命两万劫。

(二)识无边处天。所谓“识无边处天”,指由于憎厌空无边处天之空无边,乃依转心缘识所加行之定而得之果报。意即修得空无边处定后,觉得这种空还不行,还有意识存在,就思惟自己的意识遍一切处,做一切处想。如果这个定修成就了,即得生往识无边处天之果报。此天寿命四万劫。

(三)无所有处天。所谓“无所有处天”,系由厌弃空无边处的虚空无边与识无边处的三世流动无涯际,觉得精神方面应当一切都无所有,应作无所有处想,故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之果报。此天一如其定,怡然寂静,不起诸相。此天寿命六万劫。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意即想心所已变得极其微细,而无法执行其想的作用,因此不能切实地说此心有想;但该想并非不存在,而保留了其残余之状,因此亦不能说它无想,故称“非想非非想”。此天寿命八万劫。

“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所谓“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即指天龙八部及鬼神等众眷属。他们于过去世都曾受地藏菩萨的教化,故释迦牟尼佛宣讲《地藏经》时他们都随喜功德而集中到忉利天宫,听佛说法。



(图5)


雁荡山能仁禅寺

(图6)
(图7)
(图8)
微信号:nrs0577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