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25) 
能仁讲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25)
发布时间:2022-08-2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图1)

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噉。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


本段经文的大意是:佛陀继续说道:“婆罗门女正是因在过去世中所积累的福德、善根、定力、智慧极其深厚,再加以现在世恭敬瞻仰、礼拜、供养佛、法、僧三宝和一心称念佛之名号,故只经一日一夜的时间,即以佛力之加被,恍惚间觉得自己到了一个大海边上。这里的海水犹如刚烧开的热水一般,沸沸扬扬,上下翻滚。海中,许许多多身为铁铸,极其可怕、凶恶的怪兽,来来往往地在海面上或飞行、或奔跑,追逐不息;还有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一会儿漂上来,一会儿沉下去,被这些怪兽争来夺去地吞吃;又有众多形态各异的夜叉,或长着好多个头,或有很多只眼睛,或生出很多只手,或长出很多条腿,更有如刀剑般粗长锋利的尖牙露出口外。他们追赶、驱逐着这些男女,或使他们挨近恶兽而遭吞噬,或是亲自动手争夺、抓缚这些男女,把他们的头和脚弯在一起,捆作一团,随意玩弄。这些夜叉的形状千奇百怪,种类多到数不清,令人毛骨悚然,不敢久视。”


所谓“搏攫”,“搏”者,搏斗,指近身战斗;“攫”者,本指鸟用爪迅速抓取,今引伸为夺取。故“搏攫”之意,为相互争斗,相互夺取也。


所谓“头足相就”,“相就”,即相互靠拢也;“头足相就”,即指夜叉抓取罪人时使罪人头脚紧贴在一起,既痛苦又难以挣脱。


(图2)(图3)

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本段经文的大意是:佛陀继续说道:“婆罗门女因为有佛力加被,看到这些骇人的景象,心中无有丝毫恐惧。此时,有一位鬼王,名字叫无毒,恭敬作礼来迎接圣女,对她说:‘善哉!菩萨!您为什么到这里来呀?’婆罗门女问鬼王:‘这是什么地方?’无毒鬼王回答:‘这里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


所谓“无毒”,乃负责管理地狱之鬼王,主理受罪之众鬼。此鬼王心中平等,无贪、瞋、痴三毒,故无偏爱,无私瞋,按律治罪,故称“无毒”。


所谓“何缘来此”,菩萨入地狱,一是为游历、观察,以增其智;一是为救拔罪苦众生,故无毒问圣女:“何缘来此?”


(图4)(图5)

所谓“铁围山”,据《大毗婆沙论》《俱舍论》记载,世界之中央为须弥山,由四宝所成(所谓“四宝”,即金、银、琉璃、水晶。又据《起世经》,言须弥山为七宝所成)。《长阿含经·世记经·阎浮提洲品》云:“须弥山北面天金所成,光照北方;须弥山东面天银所成,光照东方;须弥山西面天水精(晶)所成,光照西方;须弥山南面天琉璃所成,光照南方。”以须弥山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有佉提罗(华言“担木”或“空破”)、伊沙陀罗(华言“持轴”或“自在持”)、游乾陀罗(华言“双持”)、苏达梨舍那(华言“善见”)、安湿缚朅拏(华言“马半头”或“马耳”)、尼民陀罗(华言“持边”或“持地”)、毗那多迦(华言“障碍”或“犍与”,又称“象鼻”)等七座金山围绕。山与山两两之间皆有一海,围绕第七座金山之第八海即咸海,阎浮提等四大部洲均位于此海中。此咸海之周围有山,如墙绕之,故称“轮围”;又因其由铁所成,故名“铁围山”。又据《彰所知论》记载,以阎浮提等四大部洲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其外有一铁山围之,称为“小铁围山”;集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其外亦有一铁山围之,称为“中铁围山”;集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其外复有铁山围之,称为“大铁围山”。又据《起世经》《长阿含经》《俱舍论》等经论记载,须弥山与七座金山、铁围山合称“九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总为“八海”,故合称“九山八海”。九山中,须弥山及七金山皆为方形,只有铁围山是圆形。八海中,除第八海为咸水外,其他七海皆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称“香水海”。《俱舍论》云:“妙高(即须弥山)为初,轮围(即铁围山)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立世阿毗昙论》云:“碱海外有山,名曰铁围,入水三百十二由旬半,出水亦然,广亦如是,周回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由旬。”

(图6)


(图7)

雁荡山能仁禅寺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