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9) 
能仁讲堂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9)
发布时间:2023-07-1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难陀”者:全称孙陀罗难陀”,又作难努”“难屠”“难提”等孙陀罗”,难陀妻之名,汉译“艳”;“难陀”,汉译欢喜”“嘉乐”。以彼有艳妻故,孙陀罗难陀,以别于牧牛难陀(佛陀弟子之一)

师乃释尊之异母弟。其母即是佛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佛诞生七,其母摩耶夫人即已去世其父净饭王第二夫人——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他扶养长大。摩诃波阇波提其后一子,是难陀。

师因与佛为一父所生,又师之母与佛之母乃亲姐妹,故师与佛于相貌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师身长一丈五尺四寸(较佛之丈六金身矮了四指。注:古印度所用之度量,与我们今时之度量标准不同。佛之丈六金身以今时之度量标准来说,约八尺),容貌端正,具三十相。较佛所具之三十二相唯缺佛相中之白毫相,又耳垂较佛稍短。如此细微之差别人离了是很难分辨得清的故而时人常将师误认为佛

于佛诸弟子中,师因与佛相貌相似,故而最为英俊、庄严。后世诸多典籍因此称师为仪容第一;又以佛赞师“诸根寂静”故,誉师为“调和诸根第一”。《增一阿含经》卷三曰:“天体端正,与世殊异,所谓比丘是;诸根寂静,心不变易,亦是比丘。”而卷七则曰:“端正比丘者,无有胜比丘;诸根澹泊,亦比丘是;无有欲心,亦是比丘;无有瞋恚,亦是比丘;无有愚痴,亦是比丘;成阿罗汉,亦是比丘。所以然者,比丘端正,诸根寂静。

马鸣菩萨之名著孙陀罗难陀诗主要叙述世尊教化而出家、修行,乃至得道之经历。此书与马鸣之另一著作大乘起信论,于思想上有密切相关。此外,后世瑜伽行派之思想,受本书之影响极大,即以及其妻之故事为题材。

师之出家,有其因缘。

据《增一阿含经》《普曜经》《释迦谱》《杂宝藏经》等典籍记载,世尊成道后,返回迦毗罗卫国,与阿难等诸弟子止住于尼拘律园。虽归故里,世尊依然奉行佛门戒律,午前持钵,入城乞食(佛制比丘托钵乞食,有二利:一者,利己;二者,利人。利己者,不作生业,省事修道,破除骄慢之心。利人者,令生悲悯,广行布施,而种福德之田)

一日,师于高楼上见世尊与阿难尊者入城乞食,即下楼见佛,施礼道:“兄长乃释迦望族子弟,将来定为转轮圣王,如今何苦自我作践,竟持钵乞食?”语毕,师即取世尊食钵返回屋内,盛入美食供养世尊。

于师回屋取食之际,佛告阿难:“少顷,难陀持钵出来,不可接,但言:‘需汝将钵送至尼拘律园如来之处。’”语毕,佛自往尼拘律园而去。

师持钵出屋,不见佛陀,欲将钵递予阿难。阿难依佛言令师送钵至尼拘律园。师无奈,只能亲自送钵。

出门前,妻孙陀罗叮嘱:“送钵后应速回。”出门后未走多远,师又见孙陀罗遣下人来,再次叮嘱他须速回。孙陀罗如此再三叮嘱,乃是担心师随佛出家,一去不回。

行至尼拘律园,师将钵送至佛前,恭敬白佛言:“请世尊午时用膳,我也当速速归家。”佛对师言:“如今,你既已到此,就应剃除须发,著三法衣,随我出家学道。何以还想还家?”而后,如来以威神力将师关于静室,不使还家,迫其出家学道。

师虽关于静室,仍心猿意马,思念其妻。孙陀罗不见夫归,亦废寝缀食,终日饮泣。

如此过了一些时日,佛陀亦不再将师关于静室,而是令师随众弟子轮流值勤。师暗自高兴,意欲伺机逃离,回家与妻团聚。

师方才萌生此念,即有天神隐形在侧,使师所作诸事,皆与愿违。师汲水,水瓶已满,忽然洒泼;师持帚扫地,清净无尘,忽然变脏;师关闭门户,虽上栓锁,自行开启;师举斧砍木,如刀断水,自行愈合。此为天神启示,意在训诫于师:若一心想舍道归家,则必令诸事不顺,亦不能得逞。

师迷惘而不得其解,然因归家心切,亦顾不上这许多,心想:今逃走正当其时,若因此而令尼拘律园蒙受损失,我家财宝众多,随意补偿一些便是。如来每次出门归来,多走大路。我今应向小道逃离,方才不会半路遭遇。心念至此,师遂慌忙脱去僧衣,换上俗服,专拣小路走,恨不得即刻回到家中。

如此尚未走出多远,师忽见远处有人迎面而来,正是世尊。

师大惊,慌忙闪身,躲于大树背后。

世尊走至近处,运神力将树与师反转,令树反在其后。师仍想隐藏,世尊遂以神力将大树拔起,悬于半空,令师无处藏身。

师自知行迹败露,只得恭立于路旁迎候世尊。

世尊问师:“看你神色慌张,今欲何往?”

师羞愧,嗫嚅道:“欲回家与妻相聚。”

世尊道:“出家之人,贪恋情欲,不顾后世,当有烧身之祸。我今领汝上天游览,汝宜专心观看,切勿心生恐怖。”而后,世尊即以神足力带师往天上去。

不久,师与世尊到一宫殿,但见殿阁巍峨,雕梁画栋,庄严七宝,各放光芒。更有五百天女明艳动人,身处其中,弹琴鼓瑟,共相娱乐,唯独无有夫主。

师不解问佛:“此处是哪一天之宫殿,竟如此快乐?为何又仅有天女而无夫主?”

世尊令师自问天女即知。师遵佛言往问。

天女语师:“我等之夫主即如来之弟难陀。其命终之后,将生天居于此处宫殿。”

师闻言大喜,白佛言:“我命终之后将生天享福,此宫殿、天女将来尽归我所有。”

世尊不置可否,告师言:“如此你应快修梵行,不久即能至此享福。”

游历天宫之后,世尊又以神足力带师遍观地狱。

其时,师与世尊途经铁围山,见一瞎眼猕猴。

世尊问师:“与此猕猴相比,汝妻孙陀罗如何?”

难陀答言:“孙陀罗女中妙艳,岂可比此!”

世尊颔首:“诚然,与诸天女相较,孙陀罗亦不及万一。”

方至地狱,师顿感气象阴森可怖,复见八寒八热地狱之中,种种痛苦哀嚎,惨不可言,不觉毛骨悚然。

来至一处,师见有鼎镬置于火炉之上,炉中火焰炽烈,镬中汤水沸腾,复有狱卒数人,青面獠牙,狰狞可怖,手执剑戟刀叉,围炉而立,独无罪人。

师惊惧问佛:“此是何狱,为何不见罪人?”

世尊令师往问狱卒。

狱卒中一小头目答言:“此是镬汤地狱。佛弟难陀为人放逸,淫欲情多,自恃豪族,轻忽万民,彼命终之后当来入此镬中,经历劫数,方得解脱。”

师闻言身毛皆竖,心惊胆战,脸色苍白,而后似有所悟,遂急至佛前言:“我今见此地狱诸苦,心中万般恐惧。世尊乃天人师,当能慈悲为怀,令我出离此苦海。”

尔后,师更说偈言:“今舍天上位,不造生死本,求离地狱苦,愿说泥洹灭。”

世尊见师闻法因缘具足,遂带师返还尼拘律园,为说种种妙法。

师受佛教化,遂断除爱欲,不再沉溺于情欲之中,不再求生天之福,而是决心了却生死

不久,师即证得罗汉果位。

“阿难陀”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简称“阿难”。汉译“欢喜”“庆喜”“无染”。言“欢喜”“庆喜”者,谓师之父白饭王得子心大欢喜,举国欣庆。

于佛诸弟子中,师侍佛二十五年,善记忆,对于佛所说之法皆能朗朗记诵,故能受持一切佛法,号称“多闻第一”。《增一阿含经》卷三曰:“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所谓阿难比丘是。”

依《付法藏因缘传》卷二所载,灵山会上,佛陀传法予大迦叶尊者,大迦叶尊者后又传法予师,故后世之人尊师为“付法藏之第二祖”。

依《佛祖统纪》之记载,佛曾于法华会上告阿难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

《圆觉经略疏》以师善能受持弘传佛陀一代大小之法藏,世人由所传之法而赞叹其德,故言师有三名。何等之三名?

据《法华文句》卷一所,一者,阿难陀(汉译欢喜以师能受持小乘藏故);二者,阿难跋陀(汉译欢喜贤以师能受持杂藏故);三者,阿难婆伽(汉译欢喜海以师能受持佛藏故)

据《翻译名义集》卷一所,师因能持三种不同之法藏,随其功德而受称,故有三名:一者,阿难(汉译庆喜,以能传持声闻藏故);二者,阿难跋陀(汉译喜贤,以传持缘觉藏故);三者,阿难迦罗(汉译喜海,以传持菩萨藏故)

另据北本《涅槃经》卷四十载,佛对文殊菩萨言师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十二分教),故称师为“多闻藏”。此外,由于师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后世丛林遂以师所具足之“八法”为担任侍者职位之人所必备之德行。所谓“八法”,即:

一、(信受)(能生义)坚固。谓师听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后,信受坚固,由此信心能生长一切功德善法。

二、其心质直(质朴正直)。谓师听闻十二部经后,其心质直,常依正法而住,永离虚妄邪曲之见。

三、身无病苦。谓师累劫熏修,其利他之善行莫可测知,故身无病苦。

四、常勤精(不杂为“精”)(无间为“进”)。谓师听闻十二部经后,一心受持,如法修习而无懈怠。

五、具足念心。谓师听闻十二部经后,心常忆念思惟而不忘失。

六、心无憍慢。谓师听闻十二部经后,皆能忆持而心不放逸,亦不憍慢于大众。

七、成就定意。谓师听闻十二部经后,能依此法修摄其心而成就禅定。

八、从闻生智。谓师听闻十二部经后,义趣无量,使智慧增明而无不了达。

又依《阿难七梦经》所载,师在舍卫国有七种梦,来问于佛:

一、陂池火炎滔天。

二、梦日月没,星宿亦没。

三、梦出家比丘转在于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而出。

四、梦群猪来抵揬栴檀林。

五、梦头戴须弥山,不以为重。

六、梦大象弃小象。

七、梦师子王头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一切禽兽见而怖畏,后见身中虫出,然后食之。

佛告师言:汝于梦者,皆为当来五浊恶世。不损汝也,何为忧色?第一梦者,谓当来比丘善心转少,恶逆炽盛,共相杀害,不可称计;第二梦者,谓佛泥洹后,一切声闻随佛泥洹不在世,众生眼灭;第三梦者,谓当来比丘怀毒嫉妬,至相杀害,道士斩头,白衣视之,谏诃不从,死入地狱;白衣精进,死生天上;第四梦者,谓当来白衣来入塔寺,诽谤众僧,求其长短,破塔害僧;第五梦者,谓佛泥洹后,阿难当为千阿罗汉出经之师,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为重;第六梦者,谓将来邪见炽盛,坏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隐不现;第七梦者,谓佛泥洹后一千四百七十岁,我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恶魔不得娆乱。七毫者,七百岁后事。

今时之佛教寺院大雄宝殿内,多见师之塑像侍立于佛陀塑像之右侧,作双手合十状。双手合十,乃佛教最为常见之礼仪,约略而言,内含十六种法义:

一、”者,“和”也。和则无争,内无争斗之心,外无伤人之虞,则天下安定祥和,众生团结友好;又”双手“十”指于一处,表十方众生心合一处,和谐共存;又“十指连心”,”双手散乱之“十”指于心口,既表诚心诚意,亦表将散乱之妄心合于一处,令心住于一境。如是,则如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众生修净土法门,亦是依各自用“心程度之不同而各得法益。众生念佛,若能将心住于一境,住于“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佛号上,则“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自然与佛感应道交,自然得佛愿力加持。反之,以散乱心念佛,口是而心非,自心佛性蒙尘不彰,终是心外求法,缘木而求鱼。

那么,如何才能将心安住于一境之上呢?

《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当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那一刹那,即已将心安住于其上了,只不过那一刹那之间的安住如惊鸿一瞥,太快了,令人难以把握。如若众生能够把握那一刹那间的安住,那么修行算是到家了,已可入圣贤之流。这都是长年累月的修行所成就的功夫——将心安住于一境之上。

然而,学佛之人众多,能将心安住于一境者却实在是太少了。为什么呢?因人心本来不住,又如何安住!例如,很多人学打坐,刚一坐下,心如电转,忆着昨日事,想着今日事,念着明日事,万般念想纷至沓来,心念如流水,无时无刻不在迁流变化;又例如,我写这本书,写到现在约莫有十万字了。这之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根据我心里所想的写下来的,写过了就如行云流水般过去了,心“无所住”。若是我心“有所住”,总在注意我到现在写了多少个字,用了多少时间,那么我就不能再继续写下去了,因为心住于计数或住于计时;再例如,闽南佛学院的很多学生都听过我讲的课,若是他们在听课时总在注意我讲过的某一句话是好是坏,是蕴含深刻佛理,还是胡说瞎掰,那么他们整堂课也就听不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心“有所住”——住于我讲过的某一句话上。

心本不住,而我们却要将其住于一境,这是一个矛盾。依大乘佛法的智慧,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无所住即是住。依禅宗佛理而论,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是北宋文豪苏轼的名句。苏轼喜学佛法,他的很多名篇佳作都蕴含深刻的佛理。鸿雁因外界环境之变化而迁徙,南来北往,年年如此,从不懈怠。然而,雁过长空,却不留一丝痕迹;人之如候鸟,亦在于此。人因有感而动,一切的人生经历、万千思绪,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

南师曾言:人生真正体悟了“事如春梦了无痕”这一境界,就不须要再研究《金刚经》了。人生如梦,了无痕迹,恰似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执著于昨日事,心念于今日事,追逐于明日事,皆是镜花水月,了无可得。“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就应如是不住而住,这个心亦无所谓降,不需要降。烦恼的自性本即是空,一切悲欢离合,万般酸甜苦辣,皆如梦幻泡影,过去了就没有了,一切无常,无所住留。是故,学佛之人当放下万缘,清净自心,令心如明镜而映万物,没有主观,没有成见,一切平等,物来则应,物去则空。

我辈学佛人发心念佛往生,发心的一瞬即已住于“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佛号上。无论是否领悟了“无所住即是住”的道理,当下之一瞬即是与佛相应,即能得佛力加被。

如来“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谓如来于相无所住,心无我、人、众生、寿者等诸相;如来亦“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谓如来于法亦无所住而行于布施。不住一相,不住一法,三轮体空而行于布施,即是心无所住而住,即是心不降而降,福德无量。

二、合十亦是一种法印,需掌背微躬,掌心略弯,如此则两掌之间形成空洞,以表真空之理,意即悟入空性为修行佛法之要。若紧闭掌心而不留空隙,则沦为外道。

三、合十于心口处,两掌竖直,表示竖穷三际,指时间;而掌背略鼓,向横向发展,表示横遍十方,指空间。如此,宇宙融为一体,万法归于一心。诸佛菩萨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又能于念顷游步三界及遍游一切佛土,正说明诸佛菩萨于时空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时时向外攀缘,不能反归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缘”。杀、盗、淫、酒皆赖于手。凡夫什么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权,越多越好,是“贪”;又,手要伤人坏物,这是“瞋”;再者,手会胡乱地伤人坏物,这是“痴”。现在,双手相合,掌心相向,非掌背相合(抓东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收敛放逸的身心,就是息灭“贪、瞋、痴”也。

此外,掌背为外,代表外境六尘;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为修行解脱之路。而成就佛果,则改“合”为“开”,故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

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即是分别,以左右手代表;执著即是坚持分别,有我执与法执,也用左右手代表。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虚妄。合而为一,无有左右,却亦左亦右,于相离相,平等一如。妄想执著既除,如来德相自彰。

六、合十时,十指相合,手心相对,且合于心口,表示十法界归于一心,下至地狱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从心而显。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于心口,既表众生平等,又表摄取十方众生归于佛道,施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普度;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国,合十于心口,表示以恭敬心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并摄取十方佛国功德,庄严自心,成就善根。

八、佛子见面,合十称一声“阿弥陀佛”,既是归于弥陀一乘愿海(合二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国同赞阿弥陀佛,同宣净土法门(合十方为一)

九、合十于心口,表示众生要成佛,须修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十种;又华严十玄门、普贤十愿王,都表圆满之义,故双手合十即表能圆成佛果。

十、文殊、普贤二圣是释迦如来之二胁侍,文殊菩萨是诸佛之师,表“信”“解”,居左;普贤菩萨是一切如来之长子,以十大愿王表“行”,居右。此亦表“解”“行”合一,福慧双修。同样,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应,普门示现,表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属“解”;右为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属“行”。左右相合,还是“解”“行”合一。

左手多静,主“解”,右手多动,主“行”,故合掌即表解行合一。如此,方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练,增长邪见;“解”而不“行”,增长无明,如纸上画饼。

《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圆成佛果。

十一、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自觉而不觉他,只证小乘极果;要觉他而不自觉,恐无能为力,引人入邪路。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能趣于觉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十二、左右手分别代表“愿”和“行”。有大愿而无大行,便成空愿、虚愿;无大愿而行,则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愿启行,以行证愿,才能圆成大愿。

十三、双手合十,合二为一,代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故言禅净不二,净密不二,修行之法虽有不同,然而殊途同归,共趣无上菩提。佛法八万四千,一修一切修,所贵者只在一门深入,一往无前。

十四、左右合为一体,代表不二之理。烦恼与菩提不二,自行与化他不二,自佛与他佛不二,性与相不二。

十五、左右手相合于中位(胸口),代表从容中道,不落两边,不住断常,不著空有。

十六、一切物品供养佛像,主要都是用来启示我们如何修持。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普贤菩萨于十大愿王中,言有七种真正的法供养。于圣像前诚心合十,仰慕佛德,依佛知见而行,方为上等供养。所谓“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烟布”,身体就像一个盘子,而双手合十就是盘子里的一朵花。由此而知,合十又代表“含苞待放”,指因地之修行;花开结果,即是菩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