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6) 
能仁讲堂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6)
发布时间:2023-07-1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名词浅释 “皆是”者:谓纯一无杂,如《法华经》中所说:“此众无枝叶,惟有诸贞实。”

    “大”者:盖与前文“大比丘”之“大”者词义相近。

    “阿罗汉”者:乃声闻第四果(其他三果依次为: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阿罗汉果为声闻最高果位),简称“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得不生之圣果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杀贼”者,谓于因中是“破恶”,至果位则已“杀贼”——杀尽一切烦恼之贼。

    “无生”者,谓于因中是“怖魔”,至果位则已“无生”——了生脱死,不入轮回,不受后有。

    “应供”者,谓于因中是“乞士”,至果位则为“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之供养。

    “大阿罗汉”者:简言之,即是对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之尊称。慈恩大师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名‘大阿罗汉’。”

    “众所知识”者:叹此千二百五十人之德行乃为众人所推崇、敬仰也。闻名钦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识”。

     阐释经义 如上两句经文,上句“皆是大阿罗汉”,是表位;下句“众所知识”,是叹德。谓此一千二百五十人,位位都是大根器的阿罗汉,尽皆是闻佛之声教而开悟,后依自身之努力,以修四谛法门而断除烦恼,了却生死,从而证入阿罗汉果位的。

    证入此阿罗汉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又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他们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在因地是大比丘,到果位则是阿罗汉,非同一般凡夫的出家人,而是德高望重、远近闻名的圣者,无论品行、学识、地位,乃至修养,皆为众生所推崇。

    阿罗汉乃人间之福田,若能至心供养,可得殊胜之福德果报。阿罗汉亦有凡人无法想象之智慧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谓证得漏尽智,断尽一切有漏烦恼,依止静虑而示现威德具足永离生死轮回之神通俱舍论卷二十七载,六通中之前五种神通于异生之凡夫亦可证得,而漏尽通唯圣者能证得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漏尽通可分漏习俱尽漏尽而习未尽”两种,前者指佛,后者指菩萨之所证尽皆具足。此六神通乃依定慧力所示现之六种无碍自在之妙用。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驮。

 

    名词浅释 ”者:又称“上座”“耆旧”“长宿”等,乃是对道高或腊长(一说“年长”)之比丘之尊称。在律中,比丘做僧中法事时,相互间有时亦以“长老”称呼对方。

    《长阿含》卷八中列举了三种长老:

    一、年耆长老。指入佛道经年之僧。

    二、法长老。指精通教法之高僧。

    三、作长老。为世俗假名之长老。

    《集异门足论》卷四则列举了三种上座:

    一、生年上座。指年龄较长之耆旧。

    二、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之知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亦得受此尊称。

    三、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之长者。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曰:“我今谓‘长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设有年幼少,诸根无漏缺,此谓名‘长老’,分别正法行。”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曰:“‘唐译云‘具寿’,‘寿’即是命;魏译云‘慧命’,以‘慧’为命。”

    综上所述,可知但凡“道高”或“腊长”二具其一者,皆可称为“长老”。

    若考究”一词之缘起,佛门经典中亦有论述。如《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言:如今诸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向小比丘称姓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便。佛言:从今唤‘长老某甲’,如唤‘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

    此外,就职位而说,禅家称住持之僧为”。

    《敕修百丈清规·住持章》曰:“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

    《祖庭事苑》卷八曰:“今禅宗住持之者,必呼‘长老’。”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曰:“《毗尼母》云:……五十夏已去,一切沙门国王之所尊敬,是耆旧长老。”

    舍利弗”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或“舍利子(《心经》中即以此名称之)”等。

    “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以其为舍利女之子,故名“舍利弗”或“舍利子”。然母名之为“舍利”,古来有二释:

    一者,言其为鸟名。译作“鹙鹭”“鸲鹆”“百舌鸟”等。或言母之眼似彼鸟,或言母之才辩犹如鹙鹭,故以为名。

    《法华玄赞》卷一曰:梵云‘舍利弗呾罗’……‘舍利’,云鹙,即百舌鸟,亦曰‘春鹦’。‘弗呾罗’,言‘子’。以母才辩喻如鹙鸟,此是彼子,以母显之,故云‘鹙子’……复名‘优婆提舍’,以能论议故,兼得彼名。

    二者,译其为“身”;又译其为“珠”。以母之身形好妙,故名为“身”;又母之聪明在眼珠,故名为“珠”。

    《法华文句》卷一曰:又翻‘舍利’为‘珠’,其母于女人中聪明,聪明相在眼珠,珠之所生,故是‘珠子’;又翻‘身’,此女好形身,身之所生,故言‘身子’。

    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载,师自幼形貌端严,及长,修习诸技艺,通晓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论议,诸族弟悉皆归服。年少之时,与邻村之目犍连结交,尝偕伴赴王舍城外只离渠呵之大祭,见众人混杂嬉戏,顿萌无常之感,即剃除须发,投六师外道中之删阇耶毗罗胝子出家学道。仅七日七夜即贯通其教旨,会众二百五十人皆奉之为上首,然师犹深憾未能尽得解脱。

    其时,删阇耶毗罗胝子死,而佛陀亦成道未久,住于王舍城竹林精舍。佛弟子阿说示(又称“马胜比丘”)著衣持钵,入城中乞食。师见其威仪端正,行步稳重,遂问所师何人,所习何法。阿说示乃以佛陀所说之因缘法——“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示之,令了知诸法无我之理。

    师旋即寻得目犍连,将所遇之事尽皆告知,并与目犍连各率弟子一同诣竹林精舍归依佛陀。

    据《十二游经》载,师归依佛陀后,常随从佛陀,辅翼圣化,为诸弟子中之上首;复以智慧猛利,能解决诸疑,被誉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

    另据《众许摩诃帝经》卷十一、卷十二,《贤愚经》卷四十三等所载,师亦通晓外典,屡以超绝之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等外道;而须达多长者之归依佛陀,捐建祇园精舍等事,亦与师撮挽接引息息相关。

    又据《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诵律》卷三十七等载,佛陀晚年,提婆达多唱五事非法,欲破僧团,并率五百比丘遁入伽耶山中。师乃与目犍连共至彼山,令五百比丘自悟其非,复归佛陀。

    师之一生为僧伽长老崇敬,且屡为佛陀赞美。后较佛陀早入灭,七日后荼毗,葬遗骨衣钵于祇园。须达多长者为师建塔。

    又据《法华经·譬喻品》所载,师得佛陀之记别,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华光如来”。

    现存之《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阿毗昙论》三十卷,相传系师所说。

“摩诃目犍连”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摩诃”者,汉译为“大”,含大、多、胜、妙之义。“摩诃目犍连”,又作“目犍连”“目连”“没特伽罗”等;别名“拘律陀”“俱离多”等。汉译“天抱”。

《法华玄赞》云:“梵云‘摩诃没特伽罗’……此云‘大采菽氏’。山寂处,常采菉豆而食,因以为姓。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姓而为其名,得大神通,简余此姓,故云‘大采菽氏’。”

什师曰:“‘目连’,婆罗门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师身具大神通,能阻外道移山,能降伏毒龙,于佛弟子中被誉为“神通第一”。《增一阿含经》云:“我弟子飞到十方者,大目连第一。”又以神通为定力所使然,故配之于左方,为佛左面之弟子。《大智度论》卷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佛门典籍记载,师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而容貌端正。

师自幼即与舍利弗交情甚笃,同为删阇耶毗罗胝子外道之弟子,各领徒众二百五十人。尝与舍利弗互约,先得悟解脱者必以相告,遂共竞精进修行。

后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说示,而悟诸法无我之理,并告知师。师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佛教化,时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

师与舍利弗归依佛陀后,共同精进修道,遂成诸弟子中之上首,辅翼佛陀之教化。有关其事迹,于经典中时有记载。

又于《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四十一等经论中,皆特称师为“神足第一”。

据载,师亦曾代替佛陀说法;又提婆达多破僧团时,与舍利弗同至伽耶山使五百徒众复归于佛。

另据《盂兰盆经》记载,师乃佛门孝子,曾为救母出离饿鬼道,而于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养十方大德僧众,遂为后世盂兰盆会之由来。

晚年,师于王舍城内行乞时,惨遭嫉恨佛陀教团之婆罗门徒执杖梵志以瓦石击死,此系佛陀涅槃前之事。事后,佛陀于竹林精舍门边建塔吊之。

此外,于密教中,师系安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中尊释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师之形像为沙门形,右手握拳,舒展食指,左手执袈裟之角,面稍向左,坐于赤莲花座。

“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师虽“神通第一”,却终为执杖梵志以瓦石击死,此乃因缘果报之必然。就此事之前因后果,诸佛门典籍多有记载:

佛涅槃之先,上足(指上首弟子,即门下、会中之优秀弟子)二弟子先涅槃者,三世诸佛之常法。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

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即王舍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昙弟子,无有出此人上者。我等尽共围已,而取打杀。”诸梵志共围打之,骨肉烂尽,酷痛苦恼,不可称计。

是时,目连以神通还祇洹精舍,至舍利弗所。

舍利弗言:“汝于世尊弟子之中,神足第一,有大威力,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

目连曰:“我宿业极重,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我极患疼痛,来辞汝,取般涅槃。”

舍利弗言:“汝今少停,我当先取灭度。”

舍利弗乃至世尊所辞,去而至本生处,为亲戚乡人说法,遂取灭度。目连亦至世尊所辞,去而至本生处说法,取灭度(《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十九)

时阿阇世王闻梵志打杀目连,极瞋怒。告大臣曰:“索彼外道,焚杀之。”

目连闻之,报曰:“大王不可作是事。我先作业,注来于身,非可代受。”

王曰:“尊命难违,若捉得,当但使出国(《毗奈耶·杂事》卷十八)

然目连弟子马宿、满宿二人,为所谓六群比丘之随一,闻师打杀,愤怒不堪,身毛悉竖,以大力士力,尽捕执杖梵志杀之(《戒因缘经》卷二、《毗婆沙论》卷四)

时诸苾刍皆有疑,请于世尊言:“圣者目连有何业,而外道粉碎其身?”

世尊曰:“往古为婆罗门子,淫溺其妇,于母不孝。一日怒母,发恶语曰:‘如何得勇力人,打彼身形?’依此粗恶语,于五百生中,常被打碎。今日虽证圣道,为神通第一,然犹受此报(《毗奈耶·杂事》卷十八)”又曰:“彼昔为弊魔时,数数触娆拘楼孙佛上足弟子尊者毗楼,化作小儿以大杖击彼首,使之流血。即时堕大地狱。以斯宿业,今日为释迦文佛上足,为外道所打杀(《佛说魔娆乱经》)

依上诸经所说,可知业力之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果报熟时,非神通可以防避,亦非神通可以匹敌。古偈云: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是故,佛陀并不鼓励弟子追求神通,因神通看似能给修道者带来方便,但终非究竟解脱之道。

今时之修道者对神通多存向往,更想方设法修习神通。此乃意识之魔障,修行之误区。修道者当知万事不可执,神通亦如是。否则,我执、无明随之而来,必将致令修行偏于正途而误入魔道。

又神通乃禅定所生,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学又是以“戒”为基,故而唯有住于净戒,依于慈悲,方能自如驾驭神通,而不致伤人害己,徒增恶业。

今值末法,五浊横流,我辈众生障深慧浅、德薄垢重,更应时刻谨记修行佛法之真义——度己以成佛道,护生以出苦海,于六度万行之中以戒律为师,以布施为行,以忍辱为要,以慈悲为德,以般若为用,时刻修福积德,精进不止,而非以神通迷惑众生,胡作非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