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4) 
能仁讲堂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4)
发布时间:2023-07-1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丁三 时成就

 

    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一时”,即那个时候,谓因缘和合,佛与众生机感相应,众生听经闻法之机缘已然成熟,已是佛应机说此《阿弥陀经》之时。所谓“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佛陀说法亦是因缘和合而说,若时机未到,则无从得说。

    经中以“一时”作为时成就,约有四层原因:

    一者,古印度之历法不同于中国,其国人不重视历史,时间观念也比较模糊,故佛之众弟子于结集经典之时,亦随顺世法,以“一时”二字作方便说,模糊地交代了当时佛陀说法的时间。

    二者,大千世界各有历法,乃至同一小千世界中的各国国土,历法亦各有不同。单以古中国而言,各个朝代都有各自的历法,乃至同一时期,如五代十国,更是各地历法各异;时至今日,仍有阳历与阴历之别。又若以人间界与天界相较,时间概念亦是完全不同。忉利天一昼夜,即是人间一百年,更遑论夜摩天、他化自在天、色究竟天等诸天。

    佛陀于忉利天为母宣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其时于人间是何年月,又当以人间之何种历法标示,难有定论;反之,佛陀于人间界宣说此《阿弥陀经》,其时于忉利天、夜摩天、他化自在天、色究竟天等诸天亦难有统一的历法标示。

    以是之故,佛经上以“一时”统表时间,意即因缘和合,说法者与听法者机感相应,和谐共襄法会之时

    三者,佛宣说经典,用时各异,多数是一次法会即宣说完一部经典,然而也有例外。佛宣说《华严经》时,共享时二十一天,历经九次法会(人间五会,天界四会),更换七处场所(人间三处,天界四处),方才宣讲完毕。由于宣讲地点变换而致宣讲时间各异,无法以统一时间标示,故而只能以“一时”作方便说。

    四者,从理上说,万法皆空,时间亦是如此。于真正悟道者而言,时间乃是唯心所造,是相对而非绝对,所谓万年一念,一念万年”、“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说的即是此中之道理。佛之众弟子皆是证果罗汉,结集经典之时“一时”作为时成就,正契佛法之真义。

    是故,南师(南怀瑾)亦曾盛赞“一时”一词“意思非常好”,更为其下了一个定义:“‘一时’,就是无古今,也无未来。”又或言“一时”即“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一如,了无分别。天台智者大师因诵《法华经·药王品》而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即是证明。

 

丁四 主成就

 

    佛乃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共尊之主,亦是世间与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一切经典皆佛金口宣说,故称“主成就”。

    “佛”,华言“觉者”,谓内能自觉真妄性相,外能使令他觉,自觉、觉他两皆圆满(此处简略作解,具体可参考前文“释题”中关于“佛”之释义)

    又言,此处“佛”之一字,乃就释迦牟尼佛之应身而说。须知诸佛本无身相,之所以示现种种身相,乃是应众生之机宜而行度化的方便之法。是故经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乃本经随顺俗谛,方便行化而作之方便说。若就真谛而论,诸佛遍法界、尽未来,利益一切众生,而佛本身,仍然住于常寂光中,如如不动,一切的任运大用,皆不可思议。这就等于月印千江,月虽不在水中,水亦不扳天月,然月朗中天,有水皆现,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诸佛度生,亦复如是——本身住于常寂光中,如如不动,凡有可度之机,皆一一现身而为说法。

    再论经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在”之一字,可释为“住”。虽只言“住”,然则“住”义深广,行、住、坐、卧四威仪皆在其中,十法界之众生无有不住者,所谓“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住;“十恶”是三恶道住;“三三昧”(又称“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指三种“三昧”。“三昧”分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为“三三昧”,无漏定为“三解脱门”。至于有关“三三昧”之分类,诸经各异)是出世三乘的圣者所住;首楞严大定是诸佛所住。若依天台智者大师所立“本迹二门” “本门”与“迹门”之并称,又作“本地垂迹”,略作“本迹”。 “本”,谓久成之本地;“迹”,谓近成之垂迹,即指实体与其影现。“本门”,谓如来于久远之往昔即已成道(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显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体之说,故谓之实体;“迹门”,指新近示现之佛陀(伽耶始成之身),以显示本佛为教化众生而自本地应化垂迹之说,故谓之应迹、影现。“本迹”之说,原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门下之僧肇、僧睿等大师所倡,后智者大师转用其义,以释《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以本迹二身义明佛真应二身或法应二身之关系,将《法华经》内容分别为“本迹二门”,即《法华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以《方便品》为主,开三乘之权巧方便,而显一乘之真实义,此即开权显实;“本门”,以《如来寿量品》为主,开伽耶始成佛之近迹,显久远成佛之本,即开迹显本。“迹门”为“权”(方便法),“本门”为“实”(实相理),而成权实一体妙法〕中之“本门”而论,则佛为能住,首楞严大定为所住;而依“本迹二门”中之“迹门”而论,则佛是能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所住了。

 

丁五 处成就

 

    “处”,即佛说法之处所。谓或在天上,或在人间,或摩羯陀国,或舍卫国等,即是其处,故名“处成就”。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遗址位于今印度境内拉布提河南岸的塞特马赫特),简称“祇园精舍”,乃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另一精舍为其时的王舍城“竹林精舍”,亦名“迦兰陀竹园”)。本师释迦世尊于此居住了大约二十五年,除此《阿弥陀经》之外,还有《首楞严经》《金刚经》《胜鬘经》等诸多佛门圣典亦是在此宣说。

    论起此精舍建造之缘起,依《贤愚经》卷四十三所载,可谓是一个离奇波折的故事:

    佛成道后,于王舍城竹林精舍中说法。

    其时,舍卫国王波斯匿有一大臣,名“须达”(华言“善施”),坐拥万贯家财、无数珍宝,且乐善好施,时常赈济贫困及诸孤寡老人。时人赞其善行,便立“给孤独”之名号,以为尊称。

    须达长者生有七子,前六子皆已尽数娶妻,唯余第七子尚未婚配。其时,此子相貌端严,一表人才,亦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须达长者对此小儿子尤为喜爱,想为其觅得一容貌出众、端庄贤淑之女子以为良配,故而广求良缘,并嘱托诸多婆罗门朋友代为寻找。

    一日,须达长者一婆罗门朋友辗转而至摩羯陀国都城王舍城一大臣家中乞食。大臣名“护弥”,有一女仪态大方、面容绝美。

    其时,摩羯陀国律法规定,国人布施时,须由家中童女持物施与受施人。故而,婆罗门于此大臣家中乞食时,得见此女。

    婆罗门心中大喜,窃想:“此女正是我所欲寻之人。”遂求见护弥长者,将须达长者为儿求亲之事据实以告。

    护弥长者听得此事,也很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此门婚事。

    此时,护弥长者家中刚好有位客人要到舍卫城,婆罗门遂书信一封,具陈此事,托客人送与须达长者。

    须达长者见信后,非常高兴,便向波斯匿王告假,满载奇珍异宝以为彩礼,前往王舍城提亲。一路上,但遇贫穷困苦之人,须达长者皆心怀怜悯,布施财物。

    很快,须达长者便到达王舍城中。护弥长者听闻后,欢喜恭迎,并安排须达长者于其家中住下。

    其时,护弥长者家中正置办各种饮食,一片繁忙。须达长者心中好奇,即问其因。护弥长者答言:“请佛及比丘僧。”方听得佛名,须达长者宿世以来之善根种子立时萌发,周身毛发尽皆竖立,宛如突有所悟,心情愉悦。

    此后,须达长者更从护弥长者口中得知佛陀往昔出家修道乃至证果、说法等诸多不思议殊胜之事,以及身具无量功德而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之庄严境界,于是对佛僧更加虔诚信敬,企盼着天亮后前去见佛。

    或许是见佛之心至诚恳切,须达长者竟得神奇感应,于中夜时分即见屋外微现亮光,于是连夜启程,欲往竹林精舍见佛。

    方出房门不远,须达长者即见一天祠,便向其礼拜。此一分神,须达长者竟瞬间忘记忆念佛陀,神奇感应顿时消失,眼前又变得一片黑暗,于是心想:此时夜还太黑,若继续前行,恐为恶鬼、猛兽所伤,不如暂且回城,待到天亮后再去。

    心思及此,须达长者就欲返身回房。此时,忽有往昔死后生天之亲友从天而降,为明见佛功德利益之事。须达长者恭敬谛听,倍加欢喜,念佛之心遂不再动摇,感应又生,前路再现光明。

    须达长者以虔诚向佛之心一路前行,佛于竹林精舍中顿生感应,于是出外经行。

    须达长者远远望见世尊犹如金山,相好庄严,光明显耀,较之护弥长者所说犹胜万倍,一时欢喜踊跃,恭敬之心更盛。

    待至竹林精舍之中,因不懂拜佛之法,须达长者遂直接对佛发问:“不知瞿昙起居如何?”佛未答,而是先令其就坐。

    此时,天神首陀会天见此情形,便幻化出四人,列队至佛前,顶礼佛足,右膝着地,恭敬问讯:“世尊起居可得安好?”随后右绕佛三匝,恭敬站于一侧。

    须达长者见此,方知问讯世尊之礼,于是急忙起身,依此四人礼拜之法恭敬而行。

    世尊随即应机而为须达长者宣说妙法。须达长者闻法欣喜,依宿世之慧根,更得佛之加持,遂心有所悟而证须陀洹果。

    证果后的须达长者悲心更胜,感念舍卫国中众生多信邪教,遂请世尊屈尊前往,广宣佛法,普度群迷。

    佛言:“出家之人饮食起居自有其法度,以别于俗世。舍卫国中尚无精舍,机缘未熟,不能前往。”

    须达长者遂发心于舍卫国中建一精舍,以迎世尊。世尊默然应允。

    此后,须达长者返回护弥长者家中,为小儿子办好娶亲诸事,即向佛辞行。辞行之时,须达长者念及自己不谙精舍建造之法,遂请佛指派一弟子一同返回,以为指导。

    佛略一思惟,知此一去,颇有波折,弟子中舍利弗当能胜任,便令其与须达长者一同前往。

    回程路上,须达长者求教舍利弗:“世尊一日能行多远?”

    舍利弗言:“如转轮圣王步行之法,一日足行半由旬(古印度里程单位。按古印度的说法,军队行军一天所走的路程即为一由旬。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故而有些是三十里算一由旬,有些是四十里算一由旬,更有五十里、六十里算一由旬的。而按当时的具体情况推算,一般认为军队一天的行军速度在四十里左右。对于“由旬”的解释,各部经典亦是各有不同。据《注维摩诘经》,一由旬约四十里

    须达长者遂出钱雇人于道上每隔半由旬建一客舍,并于其中置办充足的饮食、卧具,指派仆从尽心管理。

    回到舍卫城后,须达长者便与舍利弗一起巡视各地,寻找适合建造精舍的地点。

    一番苦心寻找后,他们最终选中了舍卫国祇陀太子位于城郊的一处园林。此处园林占地约八十顷,离舍卫城远近适中,若将精舍建造于此,一则方便乞食;二则远离喧嚣,最利修行。舍利弗对于此地亦是甚为满意。

    于是,须达长者便找到祇陀太子,欲将此处园林买下。

    太子对此园林亦是甚为喜爱,不肯出让。

    须达长者再三恳求,太子无奈,便刁难道:“若是你能用黄金铺满园林中的每一寸土地,不留丝毫空隙,我就将园林卖给你。”

    须达长者毫不迟疑,立即答应下来。

    太子听得须达长者如此爽快便应允下来,一时愕然,顿生悔意,赶忙道:“刚才只是戏言而已。”

    须达长者见太子想反悔,即言:“太子身份尊贵,不应妄语。如若出尔反尔,又怎能继承王位,抚恤人民?”语罢,便欲拉太子见官。

    天神首陀会天亦挂心为佛建造精舍一事,见此情形,担忧官员会偏袒太子,遂幻化出一人为他们作评判,更劝太子理应信守承若。太子无奈,只得答应。

    得到太子的允诺后,须达长者大喜,便命仆人以象驮金,以金铺地,很快就要将园林铺满。然而,等到金子尽数用完,八十顷的园林尚有一小块地方没有铺全。

    须达长者见此,心中思惟因应之法。

    太子见须达长者面现为难之色,心中起疑,以为须达长者嫌园林价贵,于是开口对须达长者说:如果嫌贵,就不要买了。

    不想,须达长者却说:“不是太子所想。我在想应到哪处再弄些金子来刚好能将这一小块空地铺满。”

    太子闻言,心中大为震惊,窃想:“佛定是身具大德之人,才能使须达长者无视财宝到了此等地步。于是告诉须达:剩下的这一小块空地就不用再铺了。现在这园林的土地归你,但园林中的树木还是我的,你出地我出树,你我就共同发心为佛建造精舍吧。

    须达闻言,心中大喜,立即同意了太子的建议,更不多言,随即返回家中,安排建造精舍的诸多事宜。

    很快,祇陀太子与须达长者共建精舍供养佛陀的消息不胫而走。舍卫国中有外道自恃术法高深,心中不服,遂向国王波斯匿建言,欲与佛陀比试术法,若佛陀胜,则允许他们建造精舍;若佛陀败,则佛陀及其徒众只能住于王舍城中,不得到舍卫国弘法。

    波斯匿听从了外道的建议,找来须达长者据实以告。

    须达长者听罢,回到家中后,一直愁忧不乐,乃至身上所穿衣物尽皆垢腻不堪亦无心更换。

    次日,舍利弗到须达长者家,见其闷闷不乐,便问缘故。须达长者即如实相告。

    舍利弗听后,不以为然,遂令须达长者回复波斯匿,允诺与外道比试术法。外道听闻舍利弗应战,遂向国人宣告,将于七日后与舍利弗在舍卫城外一较高下。

    七日后,舍卫城外金鼓大作,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尽皆聚集于比试地点,热闹非凡。舍利弗方一出场,威仪庄严无人能及,在场之人不自觉间无不肃然起立,恭敬行礼。

    比试开始,外道作种种幻化,或树、或池、或山、或龙、或牛,乃至夜叉鬼;舍利弗亦作种种幻化,或旋风、或六牙白象、或金刚力士、或金翅鸟王、或雄狮,乃至毗沙门王,一一破之。

    外道折服,五体投地,以求脱命。舍利弗随即踊身空中,现诸神通,摄受众生,广宣佛法。外道无量弟子尽皆归依舍利弗,出家修道。

    至此,再无波折,精舍很快建成。

    精舍建成之日,波斯匿即派使者至王舍城迎请佛陀。

    佛陀在众弟子簇拥下前往舍卫国,日行半由旬,夜则止宿于须达长者沿途所建之客舍中,一路上度生无数。待至舍卫城郊,城中百姓无不欢欣雀跃,夹道欢迎,更以家中之饮食供具供养佛陀。

    佛陀初至舍卫城,即身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又以脚趾按压大地,震动四方,城中伎乐不鼓自鸣。

    此后,佛陀随病施药,盲、聋、哑、驼,乃至年老体弱、手足残疾者尽皆不治而愈;进而广宣妙法,城中众生各据往昔因缘,得获道果:有得声闻四果的,有种辟支佛因缘的,乃至有发无上菩提心以成佛果者,不一而足。

    佛告阿难:今此园地,须达所买;林树华菓,祇陀所有。二人同心,共立精舍。应当与号‘太子祇树给孤独园’。名字流布,传示后世。

    阿难及四众弟子闻佛所说,恭敬奉行。以是之故,“祇树给孤独园”之名流传至今。

    以上所言,即是“祇树给孤独园”名称之由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