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2) 
能仁讲堂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12)
发布时间:2023-07-1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如何体悟观受是苦”?

“苦”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佛经中说人生有无量诸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来说,总有三苦、八苦。

先就“三苦”而言,三苦为:苦苦、坏苦、行苦。

一、苦苦。

从其逆缘而生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是名“苦苦”。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无时暂息”人生世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皆受生死轮回之苦。不断生死,即无能出三界,则苦无处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即要承受种种的苦。时过境迁,世易时移,随着人的渐渐成长,现实生活的改变和波折又会产生种种的辛苦乃至痛苦。众苦交杂,以致苦上加苦,是为“苦苦”。

二、坏苦。

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是名“坏苦”。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为人生四大乐事。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待到甘露已去,旱象再生;故人远逝,他乡独处;花烛燃尽,伊人渐老;金榜褪色,名利两失之时,往昔之种种快乐如梦幻泡影,尽皆逝去,由此而生之苦恼,是为“坏苦”。

三、行苦。

“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之苦恼,是名“行苦”。

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由于我们的认识和追求与世间万事万物迁流变化不息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再就“八苦”而说,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苦(亦称“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众生于生时所受之苦恼,是名“生苦”。

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之说,谓生苦有五种相:

(一)为众苦所随谓生于那落迦(地狱)及饿鬼道中,或于胎生、卵生之生时,为种种忧苦所随逐。

(二)为粗重所随谓为烦恼所随逐,性不调柔而不得自在。

(三)为众苦所依谓为衰老等众苦之所依。

(四)为烦恼所依谓受生之后,乃为贪、、痴等烦恼之所依,身心不能安住。

(五)为不随所欲离别法谓有生必有死,不能如己意。举例而言,母生子时,母子具受种种之痛苦;又人活于世,“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总因种种不如意事而生烦恼,从而感受到种种的苦,是为“生苦”。

二、老苦。

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是名“老苦”。

人活到老,色身渐渐不堪受用,眼花耳聋、力弱体衰,乃至诸疾缠身,是为“老苦”。

三、病苦。

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是名“病苦”。

《大般涅槃经》云:“‘,亦有二种:一者,身病;二者,心病。

“病后始知身是苦”,无论身病抑或心病,都让人身心具苦。又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来时,总是如山崩塌般不期而至,去时,却又像抽丝剥茧般耗时费日。若生小疾,能自理还好;若得大病,卧床不起,则不仅散尽家财,自己受苦,家人亦要因悉心照护而受累,是为“病苦”。

四、死苦。

五蕴坏灭,舍离所受之身时所产生的痛苦,是名“死苦”。

蝼蚁尚且偷生,世人无不惧死。世人忙碌一生,起心动念多为名利,以致一言一行多生恶业,待到死时,身受业力牵引而不得自在,在面对死亡时,自然就感到痛苦、恐惧,乃至绝望。而有境界的修行者,明世事无常,悟万法皆空,得无我自在,胸中自有解脱善法,是故能从容面对死亡。

弘一大师圆寂时,写下“悲欣交集”四字,既悲悯众生之苦恼,亦欣幸自身之解脱。他将死亡视为解脱,视为将来圆成佛道、化度十方的一个必然过程,故而全无死苦之心,唯留悲欣之情,真正体现出大乘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无量悲心。

五、爱别离苦。

别离爱境,或与所爱者别离时所感受之苦,是名“爱别离苦”。

“爱”是烦恼,亦是菩提。诸佛之爱,从慈悲之心而来,爱之极致,无缘大慈(谓诸佛菩萨慈爱众生,观众生迷而不觉,沉沦受苦,而生绝对、平等的与乐之心,不论有缘与否,均予平等救度),是为“大爱”;世间之爱,多为贪爱、欲爱、痴爱。执此诸爱,即生忧患、怖畏之烦恼——患爱之不得恒久,畏爱之终将坏灭。世人不觉,耽著爱染,不肯舍离,故尽其一生,终不免为至亲之人之离去而哀伤,为至爱之人之分别而悲痛,乃至为往昔爱境之坏灭而苦恼。故言,“爱”即是苦,唯能看破世间之爱,方可“别离”世间之“苦”。

修道之人,若能上求诸佛之大爱——菩提,下离世间之诸爱——烦恼,即能以无挂碍之心生大无畏之力,勇猛精进,“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六、怨憎会苦。

众生身不由己,不得不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恼,是名“怨憎会苦”。

《增支部》云:“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憎由爱生,爱是烦恼,憎亦无别。爱之愈深,则憎之愈切;憎之愈切,亦显爱之愈深。

心中有憎,偶遇自己不喜乃至仇怨之人,即生瞋念,乃至起报复之想。“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从此恶业牵缠,永堕轮回。若能离爱,心即无憎,瞋念不起,业障不生,纵与仇人会合一处,内如平静无波之大海,能纳百川;外无分外眼红之恶相,庄严祥和,如是则恼无由起,苦无所生。

七、求不得苦。

众生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之痛苦,是名“求不得苦”。

人之欲望,无量无边,求财富、求功名、求妻贤子孝、求儿孙满堂、求长命百岁,乃至做了皇帝,还想求江山永固、长生不死,是故劳碌一生,孜孜以求。殊不知“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谘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若无勤修六度“度”即渡之义,“六度”谓从烦恼之此岸渡到觉悟之彼岸的六种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乃菩萨所修之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广行菩萨道之因缘,则纵耗尽心力以求之,终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唯自食苦果而已。

是故,俗世众生但有所求,应知求人不如求己,当以己之努力往六度中求,而非求他乃至求佛;若所求有得,更当常怀知足感恩之心,所谓“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八、五蕴炽盛苦。

“五蕴”者,即色、受、想、行、识。所谓“五蕴炽盛苦”,即指人各具五蕴而诸苦炽盛,亦指有漏的五蕴之苦。

众生是五蕴的和合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苦,无一不是因五蕴和合才有,故说五蕴炽盛苦乃前面所说七种苦之肇因,前七苦是具体的苦,五蕴炽盛苦是笼统的苦。

举例细言,色蕴炽盛者,肉体是负担,生理需求太多、毛病太多。今天头痛、明天脑热,一会儿上火、一会儿阴虚,今天求医,明天求药。

受蕴炽盛者,稍有不如意事就感到痛苦,稍微得意就快乐莫名。天气冷怕冷、天气热怕热、刮风也怕、下雨也怕,无一时安宁。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对他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有些人来说就是受不了,以致一哭二闹三上吊。如此种种,都是受蕴炽盛的表现。

想蕴炽盛者,思绪难宁,朝思暮想,一点小事,想入非非,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行蕴炽盛者,肉体、心绪变迁不住,无一刻稳定状态。

识蕴炽盛者,如冥顽不灵、死硬到底,见解古怪、思想怪异等。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五蕴炽盛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其中,受蕴是最大的麻烦,乐受牵引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苦受让我们厌恶心烦、造种种恶业;不苦不乐受让我们浑浑噩噩,懵然不觉。

人生世间,八苦交煎,众苦充满,一生所受的,唯苦而已。然而,众生迷愚,不知世间之苦、乐乃一体之两面,以致执苦为乐,追求、沉迷于短暂的五欲之乐而不肯舍离。

佛说“观受是苦”,一者,乃是为对治众生执苦为乐而说,让众生明了世间之乐“如露亦如电”,无常而短暂,乐尽苦还来,从而摒弃“今朝有酒今朝醉”“有花堪折直须折”等及时行乐的纵欲思想,将心思放到修道上来;二者,以苦为因,引导众生去寻找真正永恒极致的快乐——涅槃极乐。

佛让我们明了“人生无常,一切皆苦”的道理,本意在于让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融入生活,更以一颗平等、平常之心去感受生活、对待他人,不起分别,远离虚妄,以佛之法乳涤净内心的贪恋与纵欲,从而在生活中感悟佛法、精进修行,乃至证悟涅槃。

六祖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就是要在世间烦恼中修,“烦恼即菩提”,“菩提”从“烦恼”中来,若没有烦恼,众生也就不需要解脱,不需要佛法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