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易解(8) 
能仁讲堂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8)
发布时间:2023-07-1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丙二 略释“不退”

 

不退,即“永不退转于无上正觉”。本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所谓“阿鞞跋致”,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华言“不退转”,略云“不退”,即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于成佛进路上不更退失、转变之义。

《阿弥陀经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全称《大品般若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若至阿鞞跋致位,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通俗而言,“退”乃退步、退堕之义,指退堕恶趣及二乘地,即由所证得之菩萨地及所悟之法退失;反之,不再退转,至必能成佛之位,则为“不退”。又言,于修行佛道过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即称为“不退”。

此中“不退”有三义(此据隋吉藏法师所撰之《法华义疏》)

一、位不退。谓于修得之位次不退失。

二、行不退。谓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

三、念不退。谓于正念不退转。

“三不退”配于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略释如下:

若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识观成就,无复退堕恶业而流转生死之位,称“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识观,于利他之行不退失,称“行不退”;八地已去,得无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称“念不退”。

若据天台一家,自别教之初住至第七住为“位不退”,此间断见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自第八住至十回向之终为“行不退”,此间破尘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初地以上为“念不退”,断多品无明,而不失中道之正念。

若据圆教而说,则自初信至第七信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终为“行不退”;初住以上为“念不退”。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之位,习种性也;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当性种性及道种性也;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永不失中道正念,圣种性也。”

此外,另有“四不退”及“五不退”等诸种“不退”之说:

若言“四不退”,依唐迦才所撰之《净土论》,即于“三不退”后加“处不退”(往生弥陀净土,不再退转)

又依唐窥基所撰之《法华玄赞》、唐怀感所撰之《释净土群疑论》,言“四不退”为:

一、信不退。在十信位中,第六心以上之菩萨,不再起邪见。

二、位不退。十住位之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萨,不再退转二乘地。

三、证不退。初地以上之菩萨之法,不再退失。

四、行不退。八地以上之菩萨,能修有为与无为行而不再退转。

再依明蕅益大师所撰之《阿弥陀经要解》,言“四不退”为: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毕竟不退。

另依慈照大师之“四土图说”,则有愿、行、智、位不退之说。“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

若言“五不退”,则于信、位、证、行等“四不退”后加“烦恼不退”(等觉位之菩萨,不再为烦恼而退转)

 

乙五 判教相

 

所谓教相”,乃指佛陀一代时教之中,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即种种教义之特征或差异;所谓“判教相”,亦称“教相判释”,略称“判教”,即是就此教相加以探讨、阐释、区别,以明说意之所在而分析其所属之时教。

一般而言,探讨教相之法门系属于学解研究之范畴。佛教诸宗乃针对此点而另设实践之法门,以期学解与实践二门之并重:如法相宗有“教相”与“观道”之二门;天台宗有“教相”与“观心”之二门;日本净土真宗有“教相”与“安心”之二门。

判教,起源于南北朝时代。从有判教以来,就未得一致之见解,又以见解各异故,遂生宗派之别,故言判教也是宗派成立的原因之一。综计古来判教之说,不下二十种。其中,以天台、贤首两家之说法对后世之影响最大。

本书以天台宗五重玄义解释本经之题目,故以下仅就天台宗判教之说——“五时八教说”略作概述:

天台宗之“五时八教说”,乃天台宗智者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时所立,即将佛教诸经典之内容加以分类、解释,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

所谓“五时”,指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于海印,现刹土于毫端。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二、阿含时。谓佛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于鹿野等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及《增一阿含经》)等经。

三、方等时。“方等”者,约理释之:“方”者,方正之义;“等”者,平等之义,故“方等”义即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因此义故,“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故大乘经典亦称“大乘方等经典”;约事释之:谓“方”者,广之义,“等”者,均之义。佛于第三时诸经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均益利钝之机,故名“方等”;约事、理释之:谓“方”者,方法之义,含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四门之方法;“等”者,平等之理体。依四门之方法,各契平等之理,谓之“方等”。概而言之,“方等时”,谓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四、般若时。谓小乘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执情未泯,故佛更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之。

五、法华涅槃时。谓佛见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故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咸得成佛。

以上所言,乃是佛陀“五时”说教之次第与当机之差别;以下,再言“八教”。

所谓“八教”,即“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之合称。“化仪如药方,化法如药味”,皆为治众生之一切病而有。此二者,乃分别依如来化导众生之仪式及为适应众生根机而演说之教理内容而作划分。

一、化仪四教。所谓“化仪”,谓如来出世一代化物之仪式;所谓“化仪四教”,即指如下四种教法——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

(一)顿教。“顿教”者,谓不谈小乘,直说大法,即如《华严经》中之所说,不历阶次,“顿”至佛位之教义。

(二)渐教。“渐”即渐次,有渐初、渐中、渐末之分别。“渐初”者,谓如来初于鹿野,为破斥邪法,建立正教,而专为二乘演说《阿含经》;“渐中”者,谓于方等会上,如来弹斥二乘小机而演说《净名》等经,令其归向大法;“渐末”者,谓于般若会上,如来为广谈空慧之法而演说《般若经》,淘汰二乘执小之情,会一切法皆归大乘。如是由浅至深,次第而进,故名“渐教”。

(三)秘密教。谓如来所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同会听法而所闻各异,彼不知此。此不知彼,隐密赴机。

(四)不定教。谓如来所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听法之众生,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

二、化法四教。所谓“化法”,谓如来化度众生之方法;所谓“化法四教”,即指如下四种教法——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一)藏教。“藏”即含藏,谓经、律、论三藏含藏一切文理。“藏教”,全称“三藏教”,乃说“但空”之理,令证二乘小果之教说,即为三乘人各别说生灭之四谛,以析空观,同断见思之惑,令入无余涅槃。

(二)通教。指诸部般若,义通大小,为三乘人说通同三乘之因果、体空无生之四谛,令同入无余涅槃。其理虽是“但空”,但含“中理”“不但空”),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名“通教”。“通前藏教”者,谓此教钝根菩萨,虽观无生四谛,但证真空之理,同前藏教。“通后别圆”者,谓此教利根菩萨,证真空之理时,能于真空,了达不空,即入后之“别教”;若知空不空,具一切法,即入后之“圆教”。

(三)别教。“别”即隔别,指诸大乘经,不共二乘人说,别前藏通,别后圆教,故名“别教”。“别前藏通”者,谓此教不共二乘人说,独被菩萨,乃专为大菩萨说无量之四谛,以次第之三观破三惑,而证十二品断之佛果;“别后圆教”者,谓此教所谈法门、行相,隔历次第,而不圆融。

(四)圆教。此特指《法华经》之教义。“圆”,即不偏。谓此教所诠中道之理,性相圆融,事理无碍,法法具足,以圆融之三观同断三惑,而证四十二品断之佛果,故名“圆教”。

以上,乃就天台宗判教之说略作解释。那么,依天台宗之判教,此经又以何为其教相呢?此经乃佛陀于方等时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故以“方等大乘”为其教相。

综上所述,乃以天台宗五重玄义来诠释经题。经题诠释清楚了,再来解读经文,则事半而功倍,对于彻悟此经所含之至理帮助良多。

如来八万四千法门,皆随众生根性而说。念佛一法,持万德圆具之名入一乘大愿之海”,实为真实平等、遍契末法众生根性之大法,其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倘如来不说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于现生了生脱死,故古来大德有言: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

又言,此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虽至广至大,却又至简至易,但求恳切至诚,即可与佛感应道交而得佛法实益。有一分向佛之心,则去佛更近一分,即多一分感应,增一分福慧,消一分罪业;有十分向佛之心,则佛安住于心,真如自性自然彰显,福慧具足,纵有万千罪业,亦如雪遇火,消融无遗。

清末夏莲居居士深得念佛三昧,曾有诗云:“口说极乐邦,心恋娑婆界,如此念弥陀,佛在西方外。佛自我心现,我在佛光中,念佛佛念我,根境一念融。”是故,我劝念佛人,当至心念佛,口中之所念即是心中之所想,更以心中之所想导引日常之所行,日日以佛之言教三省己身,时时将佛之行持奉为轨范,见贤思齐,勇猛精进。如是念佛,方是真念佛。

世间万物,盛极而衰,衰极而灭,灭后更生,生而后长,长而渐盛,循环不息,迁流变化。花开花落、王朝更迭,乃至六道轮回,莫不如是。佛法住世,亦不出其外,亦有开始、兴盛、衰败、消亡之过程。

本师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佛法住世,法运开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后佛法尽灭。佛于《佛说法灭尽经》中悬记:(当来之时),《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后复灭,尽不复现,不见文字。沙门袈裟自然变白。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

依此预言,当知将来佛法将灭之时,《首楞严经》是最先散迭的一部经。究其最先散迭的根源,则是由于它义理精深,既不易被凡夫外道所领悟而受持,又像一面照妖镜,令一切邪魔外道原形毕露、不得自在,以致最为一切邪魔外道所痛恨和毁谤,因而最先失传于人间。所谓“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当这部《首楞严经》被毁谤、质疑乃至无人受持而失传之时,即是佛法消亡的开始、将灭的警讯。

《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灭去之后,三藏十二部经典紧接着也会灭尽,不再出现于世,连文字也不能见到。沙门袈裟在不觉之下,自然褪色泛白,变成了俗家样式,跟在家人的服装不再有任何差别。

待到佛门经法消亡殆尽之时,释迦本师以大悲心悯念末法众生,特以神力加持,唯独留下这部《阿弥陀经》住世百年,以作津梁,再度有缘。佛于《无量寿经》中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期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释迦本师何以最后独留这部《阿弥陀经》度诸有缘?此正说明此经乃对治末法众生诸病之良药。如来说法,皆随众生根性而说。末法众生,福慧日浅,罪障益深,非仗佛力救度无以了生脱死,故佛特留此最契末法众生根性的《阿弥陀经》以作最后的救拔,以期末法众生于此五浊恶世虽不见佛,而能依此经之宗——信、愿、持名三法修行,疾超生死,速登圣地。

《阿弥陀经》住世百年之后,经法灭尽。此时,人寿十岁,因饱受刀兵劫之害,生灵涂炭。释迦本师依然悲心不舍众生,再留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住世百年,以为灼破无边暗冥之法炬、济运苦难众生之慈航,再度有缘。

再经百年,佛法住世已如风中残烛,世间唯余“阿弥陀佛”四字辗转流传。于此四字,世间众生没有能念全者,或能念一字,或能念二字;若有能念全四字者,即为天上师。

由上可知,法灭之时,念佛一门乃末法罪浊众生最后之津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诸佛相传之慧命,众生出世之本源。

元朝白云法师词云:“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娑婆世界,无量诸苦,吾人当增上出离心,发愿以不疑之心、恳切之愿、清净之行,效先贤老实念佛之德,仿古来苦行修身之志,以一句佛号执持一生,不顾身命,依教奉行,并力跃上阿弥陀佛大愿之船,横截生死苦海,圆成佛道,还入生死,普济众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