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易解(2) 
能仁讲堂
《佛说阿弥陀经》易解(2)
发布时间:2023-07-15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甲二 五重玄义诠释本经

     

    一切佛门经典,就其名称而言,皆有通、别之分。所谓“通”者,乃是对“别”而说。以本经经题为例,“佛说阿弥陀”五字,与其它诸经不同,故谓之“别”;而“经”之一字,则与其它诸经无异,故谓之“通”。

    如来一代圣教,一切诸经,虽说别名很多,但若求其立名之所以,皆不出人、法、喻三者,总言不外七种——“单三复三具足一”

    所谓“单三”,即单以人、法、喻三者之一立题,故分三种: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

    所谓“复三”,即于人、法、喻三者之中选其二立题,故亦分三种: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

    所谓“具足一”,即人、法、喻三者尽皆具足。

    以下,就此七种立题略作解释:

    一、单人立题。如本经《佛说阿弥陀经》,“佛”是能说之人,“阿弥陀”是所说之人,“能说”和“所说”两者,皆是佛果位上之人。本经单以两土果上人而立题,故名“单人立题”。

二、单法立题。如《般若经》,“般若”是法,没有人和喻,单单以法立题,故名“单法立题”。

三、单喻立题。如《璎珞经》《梵网经》等,“璎珞”是喻,“梵网”也是喻,故名“单喻立题”。

四、法喻立题。如《金刚般若经》,“金刚”是喻,“般若”是法,故名“法喻立题”。

五、人法立题。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又如《文殊闻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故名“人法立题”。

六、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喻,喻如来所说之法音宛若雄狮之吼。狮子乃兽中之王,百兽闻其吼,无不惊惧;释迦如来说法亦复如是,振聋发聩,能令愚痴众生明心见性,能令邪魔外道闻声丧胆,故名“人喻立题”。

七、具足一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有人有法有喻,三皆具足,故名“具足一立题”。

古来讲经,就其方式而言,佛教各宗各派尽皆不同。今依天台宗之家法,以五重玄义来诠释本经。所谓“五重玄义”,即释题(解释所讲经书之题目)、显体(说明此经以何为其体性)、明宗(说明此经以何为其宗旨)、论用(言明此经之作用)判教相(分析此经于佛陀一代时教之中,属于哪个时教)

 

乙一 释题

 

古来讲经,多先释经题,盖因经题乃全经之纲领。所谓“纲领”,“纲”,为网之大纲(今谓“渔网之总绳”)“领”,乃衣之大领。欲张渔网,则应善引其“纲”;要鉴裘服,必欲先挈其“领”,如是则“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以是之故,讲经说法亦必先提纲挈领——明释经题。经题诠释明了,则听经之人于全经之要义,亦可思过半矣。

然于释题之前,应知一切诸法本无名,乃人假与施名,皆为“假名”。故说一切之“名”,虚假不实,不契实体,如贫贱之人与以“富贵”之名。《大乘义章》云:“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义云何?废名论法,法如幻化,非有非无,亦非非有,亦非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以名呼法,法随名转,方有种种。诸法差别,假名故有,是故诸法,说为‘假名’。”

“经”乃佛所说之法,本经之题名——“佛说阿弥陀经”亦为人假施之名,故亦说为“假名”。

“佛说阿弥陀经”六字,乃本经之总题,概括了全经别文之要义。以下分别就“佛”“说”“阿弥陀”“经”四部分对本经经题作释。

 

丙一 “佛”

 

经题之中,首字为“佛”,今即先对“佛”字略作解释:

“佛”为梵语之简称,具足说来应称“佛陀”,汉译为“觉者”或“智者”。

“佛”乃诸佛十种通号之一,因为诸佛皆有此号,故称“通号”。既有“通号”,必有“别号”。如此土之释迦牟尼佛、东方之药师佛、西方之阿弥陀佛,以及过去之迦叶佛、未来之弥勒佛,由于名号各各不同,故称“别号”。

佛有无量德,亦有无量名。据说,劫初之时,佛有万名,由于众生根基逐渐愚钝,因此从万名、千名、百名而遂减为今之“十号”。无论是往昔之“万名”,还是今日之“十号”,皆是三世诸佛从修证诸功德中所成就。

今就此“十号”略释如下:

    一、如来。梵云“多陀阿伽陀”,华译“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其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及应身“身”者,积聚之义。凡夫积聚业报以成身;佛则不然,业尽识空故)

    《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即法身如来。

    《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二谛之一即最殊胜之第一真理。为世俗谛之对称略称第一义”,又称胜义谛”“真如”“中道”等。总括其名,即指深妙无上之真理,为诸法中之第一‘如’,正觉名‘来’。”此即报身如来。

    《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即应身如来。

二、应供。梵文音译“阿罗汉”。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故号“应供”。

三、正遍知。梵文音译“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谓具一切智,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亦名“正等觉”,谓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

四、明行足。具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名“明足”;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名“行足”。“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意之行业悉皆圆满具足。

五、善逝。妙往之义。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趣证佛果。与如来相对,去而不去,不去而去。“如来”者,谓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世界;“善逝”者,谓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苦海。此二名,显明来往自在之德。

《大智度论》云:“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与前文所言之“灭度”义同。分“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两种所谓有余涅槃”,即指灭去贪、瞋、痴等烦恼和善恶诸业,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但还有现在残存的色身,有余涅槃所谓“无涅槃”,即指灰身泯智,连现前的果报色身也抛弃了,便名无余涅槃《法华玄论》卷十曰:“诸佛有六事,故入涅槃:一者,为所应成就。众生已竟,故入涅槃;二者,令二乘人(声闻乘、缘觉乘)舍小涅槃,令归大涅槃故。所以然者,如来舍此身归法身者,二乘之人亦应舍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为除众生轻慢心故。浅识之流取信耳目,谓如来身有生老病死,与己身同,于如来身起轻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变化身。舍之入灭,此与人同。(二)法身。无生老病死,此与人异;四者,为令众生生渴仰心。若恒见不灭,必生厌薄。示现舍灭,故生渴仰心;五者,令众生勤加精进,悟世非常。诸佛有三种力,胜一切人:(一)父母生身力,胜一切人天。(二)神通力,胜一切人。(三)解脱力,胜一切人。虽有三力,为无常所灭。故知无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勤修道;六者,为已勤修道者,速令成就。”〕,是名‘好去’。”《大乘义章》云:“言‘善逝’者,此从德义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来好去,故名‘善逝’。”

《菩萨持地经》云:“第一“涅槃”)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

六、世间解。知国土众生,名“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世间解”者,谓对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了解。

七、无上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故号“无上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

九、佛。知三聚(即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名“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

十、世尊。具如上之九号,名“世尊”。以佛具万德,世所尊重故;又于世独尊,故名“世尊”。又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瞋、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佛”何以译为“觉者”?盖因佛不同于凡夫、二乘乃至菩萨,独具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者,觉悟心即是佛,湛寂常恒,灵明洞彻故。此乃是对凡夫之“不觉”而言。具体说来,佛之“自觉”即是觉悟到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佛性,却因无始劫前一念妄动,而致迷而不觉,故成了空有苦恼而缺乏智慧之愚痴众生;又觉悟到一切人、非人,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却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能离得妄想,断去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皆得现前;更觉悟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无时暂息”。以是之故,而言“自觉”。

    “自觉”异于凡夫之“不觉”。凡夫身具“三毒”而有“八苦”,终日醉生梦死,从来不知不觉;佛则不然,已能自觉自悟。

    “觉他”者,觉悟一切众生,返妄归真,信解修证故。此乃是对二乘之“但求自度,不求度他”而言。佛“自觉”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怜悯依旧沉迷于生死苦海中的一切众生,遂发菩提心,将自觉之道广宣流布,冀望一切蠢动含灵皆能依此修行,而至离迷返悟、舍妄归真之境界,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从而出离生死苦海,不受六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道和天道轮回而得自在。

    “觉他”异于二乘之“自觉”。二乘之圣者,不发大心以教众生,唯求自度;佛则不然,自觉之余,更不忘觉他,以求一切众生咸登觉岸。

“觉行圆满”者,穷原极底,行满果圆故。此乃是对菩萨之“随分觉”(《大乘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与“究竟觉”相对,谓初地以上法身菩萨之觉智。《大乘起信论》云:“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麁念相故,名‘随分觉’。”)而言。

所谓“觉行圆满”,分以下两方面略加解释:

    一、谓佛自觉之智慧已臻圆满。

    佛从最初发菩提心时,即从本觉之理体,生起始觉之智用。又依始觉之智用,先断我、法两执等一切惑业执著,再断微细之生相无明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生相无明断后,智慧即臻圆满,言“自觉智满而慧足”。

    二、谓佛觉他之福德已臻圆满。

    佛自从最初发心,不但不求人天福报,而且不求声闻、缘觉,乃至不求权教位中之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以利生为事业,把弘法作家务,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所谓“六度”,即“六波罗蜜”。旧称“波罗蜜”,译言“度”;新称“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度”为渡生死海之义,“到彼岸”为到涅槃岸之义,表述不同,意思无二。其波罗蜜之行法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不达三事之空,虽行六种之善,但名为“施”,但名为“戒”,不得为“波罗蜜”);又经百劫种相好(诸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合称相好。此“相好”广泛应用于佛像的塑造与绘画之中,如表现在顶有肉髻、青绀色螺发右旋、眉间有白毫、手足掌心有轮相等因。直至此时,方才功行圆满,言“觉他行满而福足”。

如是,即是福、慧两足,二行圆满,名为“两足之尊”,故说为“觉行圆满”。“觉行圆满”异于菩萨之“随分觉”。菩萨虽能自觉,亦乐觉他,但觉道未臻圆满;佛则不然,不但能自觉、觉他,而且觉行已告圆满。三觉圆,万德具,乃称为“佛”。

经题中,“佛”之一字所言者,谓娑婆世界之教主——释迦牟尼佛。

娑婆世界之众生,凡信奉佛法者,无不知本师之名号,故经题中但举其通号,单言一“佛”字,即可摄得别名;反之,经题中“阿弥陀”三字,乃是举其别号。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经题中若但举其通号而不举其别名,娑婆世界众生中读此经者,不能明了所说之佛具体所指,故经题之中特举其别名,以明所指。

然而,所谓“佛佛道同”,本师释迦牟尼佛所成就的福德与智慧,与十方诸佛平等无别,其法身、报身之功德,亦即诸佛之功德,故言此经为释迦牟尼佛所说者,即是言此经为十方诸佛之所说。同理证之,十方诸佛之所说,亦即释迦牟尼佛之所说,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二无别”。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本师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亦不出此一“大事因缘”——为众生开示成佛之道理,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明心见性,直下成佛。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乃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之太子。其父饭净王,其母摩耶。据南宋志磬法师所著《佛祖统纪》之记载,佛陀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即我国春秋时期周昭王二十六年农历四月初八日,诞生地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东部蓝毗尼园(今属尼泊尔境内)中无忧树下与儒家先师孔子同属一个时代。

据传,佛陀乃是从摩耶夫人之右胁出生,并于出生之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顾视四方而告三千大千世界之众生:“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陀诞生七日后,其母即往生,后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养育成人。

此后不久,其父净饭王曾让仙人艾希达为儿子占相。艾希达细观之下,发觉太子超凡脱俗,生来即有三十二种非凡体“相”及八十种细微难见却又能使人心生爱乐之“好”,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太子年少时,既观人生诸苦而有思惟。他曾于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而有遁世之志。遂于十九岁那年,令侍者车匿为伴,乘月夜跨白马犍陟出家,冀望修道有成以普度苦海众生。

此后,太子寻跋伽婆而闻苦行出离之道,更访阿蓝迦蓝于摩羯陀国王舍城北弥楼山,闻僧佉派之法,转而历问郁陀罗仙,皆不得心中所求之大法。

静心思惟之后,太子毅然放弃参学,独自来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

六年间,他日食一麻一麦,以致形体枯瘦,心身衰竭,却始终未能断除心中之无明而成道,故明苦行非究竟解脱涅槃之道,遂弃苦行而出林。

当时,净饭王曾令五位侍者随太子一起修行。此五人见太子行出苦行林,以为他已放弃修行,故而舍他而去。

太子出得苦行林后,即往伽倻山附近的尼连禅河,以清净之河水洗去身垢。然因长年苦修,太子身躯本就羸弱,又因过度饥饿,以致晕倒于河畔。

此时,幸好有一牧羊女路过,手捧乳糜供养太子,方令他恢复了些许气力。

此后,太子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倻山附近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当时,一童子正在割草,便以草为太子铺了一个座位。太子遂东向跏趺而坐于草座上,思惟解脱之道,并立誓言:“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座。”

在此期间,太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深禅定。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腊月初八破晓时分,太子夜观星象而大彻大悟,开口便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至此,太子出家十二年,历尽万般艰辛,于三十一岁时终成无上正等正觉。

太子成佛后,世人尊称其为“佛陀”,意为“觉悟者”,而这棵毕钵罗树也被后人称为“菩提树”。

此后,佛陀足迹遍布五天竺,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以无量善巧方便普度三千大千世界无量众生,令众生破迷开悟,入佛知见。

四十九年后,佛陀已至耄耋之年,于人间弘法之因缘已臻圆满,遂于拘尸城外娑罗双树间包于白花之香,而入大般涅槃。

由于佛陀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开悟成佛的,因此每年的腊月初八就定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又因佛陀于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麦,其坚定向道之心能破人生诸苦与万千烦扰,实乃众生修道之典范,故后人于每年腊月初八以食腊八粥作为纪念。

 

相关内容